他指上沾了茶水,边笑着开口边在案上不经意地轻轻一划,站起身来,轻轻拱手,笑道:
袁护远见李玄宣迟迟不肯接过,只将那玉盒往他怀里一塞,温声道:
“李萧两家的亲事我家老祖也听闻了,萧家与我袁家也是守望相助多年,贵族能渐渐在湖上站稳脚跟,我等又多一助力,若是日后事谐,两家也可以多多亲近,沟通血脉。”
“嗯。”
“我玄宣还年幼时,曾听闻镗金门入寇蕈林原,杀戮无数,却不曾听闻贵族有什么伤亡……”
像袁家萧家这般的世家仙族,所说的“站稳脚跟”自然不是所谓有一席之地,而是在一地一家独大,宗内宗族皆有人脉沟通,李玄宣只点点头,记下了这话。
袁护远神色严肃起来,话语中多了几分劝慰之意:
“这也是我家老祖的意思…他老人家快三百年了,见过太多东西,贵族既然有剑仙在宗内,为何不多派遣一些弟子入宗呢?贵族要做的是挤到青池脚下座中,而非挤到青池案上碗里,筑基只是第一步啊…”
李通崖不置可否地嗯了一声,回答道:
“明面上尺泾还在南疆,除了几个紫府也没几个人知道,过上几年在曦月辈挑个中规中矩的先送过去。”
李玄宣应声,李通崖则两步走下,停在袁护远的那案前,看着那道淡淡的水渍,吩咐道:
“那丁西定本是好意,你打发些回礼送他回去,我家不会去动他,却也不要走的太近,瓜田李下,惹得他人不快。”
“今日所言甚欢,还请道友一一转述通崖前辈,护远还须去趟萧家,便不久留了!”
此话一出,李玄宣便心中亮堂,暗忖道:
李玄宣点点头,接过话道:
“袁家看样子还不知道南疆的内情,以为季父在外紫府有望,对我家甚至有些忌惮,丁家占据了入口,是我三家的缓冲之地,侄儿不会去碰。”
李玄宣思量了一息,有些艰难地应了声,叹道:
“晚辈受教了…”
“是!”
李玄宣只道不敢收,袁家此礼太过贵重,叫他难以厚颜收下,连连摆手,袁护远硬将玉盒递过,温声道:
李玄宣见李通崖的模样,恐怕袁护远的一番话李通崖早就在一旁听着了,只拱手站着,便见李通崖把那蛟盘楹往玉盒中一放,李玄宣低声道:
李玄宣和袁护远笑着聊了两句,两人入院坐下,上了茶水,李玄宣突然心有疑虑地抬起头,踌躇了一息,问道:
“原来是这事。”
李通崖抬头看了一眼李玄宣,摇头道:
“晓得就好。”
李通崖点点头,他如今是筑基仙修,一闭关就是几年,要是这些东西没有拎清,让子孙辈去胡闹,到时候一出关四境皆敌可不是什么好事,他向来谨慎,便多嘴了几句。
“我成筑基的消息将传出去,过上几年缴纳供奉之时我李家便是世家了,按这袁家的意思,青池宗对世家的盘剥恐怕更加严重,比那些小家族要狠得多,趁着这几年要丈量好灵田,把人手安排好。”
“是!”
李玄宣应了声,答道:
“却有一事要上禀仲父,玉庭山顶有一玉井,滚圆如日,足足九人才能抱合,井水冰凉,沉着几十副铜甲,据安鹧言所说,乃是祖上用以沉浸寒甲,提炼那庭下寒甲气的,年代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