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呢,听说这是陛下执意的意思,众位将军劝都劝不住!”
另一名小兵叹息道。
“谁叫我们是炮灰兵呢,生死永远都得听上面的,一个骄傲的错误决策,我们就得搭上性命!”
“我只是觉得陛下一向英明,为何这次如此反常。”
旁边的小兵撇撇嘴。
“这有什么反常的,膨胀了呗。”
两人的谈话正好让刘渊听个正着,一旁的房玄龄脸色难看道。
“岂有此理,竟然敢在背后议论陛下,是嫌活的命长了!”
刘渊摆手道。
“他们说的是事实,为何要杀他们?”
房玄龄微微一愣。
“他们一个小兵又怎么会理解陛下的想法!”
刘渊微微一笑。
“就让他们一直保持这种想法。”
房玄龄看着刘渊,眉头微皱。
“陛下用的是轻敌战术吗?”
刘渊惊讶的看着房玄龄。
“你看出来了?”
房玄龄点头。
“以敌示弱,让敌人放松警惕,然后找准一个时机,一举将对方打垮!”
刘渊微笑道。
“没错。”
“战争谁胜的多,谁胜的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关键节点胜利!”
“掌握了关键节点的胜利,战争基本上就结束了。”
“让这些士兵议论更好,这样周瑜会更加坚信,我的失误已经引起不满。”
接下来与周瑜的几场战斗,刘渊依然选择与周瑜在江上战斗,依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周瑜麾下的将领们一个个忘乎所以,一个个对刘渊实力的恐惧消失。
就连一直谨慎的周瑜也开始对刘渊的轻视起来。
接连的胜利,让谁谁也轻视,这就是刘渊的阳谋,你防不胜防,
鲁肃看在眼里,不由的摇头。
诸葛亮对鲁肃笑道。
“子敬,这样下去,大都督迟早要吃大败仗!”
鲁肃不解的看向诸葛亮。
“孔明此话怎讲?”
诸葛亮笑道。
“物极必反,太容易胜利往往都伴随着危险!”
鲁肃一惊。
“多谢孔明指点,我这就是提醒大都督!”
鲁肃告别了孔明,来到周瑜帐前,听到帐中琴声和莺莺燕燕之声叹息一声。
“鲁肃拜见大都督!”
帐中传来周瑜的笑声。
“是子敬啊,快快进来!”
“我正好缺少一个饮酒的人。”
鲁肃走进营帐,看着周瑜搂着妻子舞风弄月,叹息道。
“公瑾!”
“我们正在与刘渊作战,你这是干什么?”
“你大都督都这样了,下面的人该如了?”
周瑜惊讶道。
“子敬你这是怎么了?”
“我这只是喝点小酒,听会儿小曲儿,陪陪妻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