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厮杀(1 / 1)

时溥从墙头上翻落下来,正被底下的人接住。

这一箭力大,破了甲,但入肉不深。隐约还能看到箭头的根部。

又反复动了动膀子,觉得手臂没有大碍。肩窝也不是关键之处。

咬牙发力,一把就将这根羽箭拔了出来。

看这箭头,只是普通的三棱镞,既没有倒刺,又不是带血槽的破甲箭。

暗道一声:好险!

赶忙下令,把所有人都聚到了院子西侧的墙根底下。

院子西边是块农地,东南北三面,皆有房舍。尤其是北面那家,修的还颇为高大。

一看就是个放暗箭的好地方。

刚才中了埋伏,一轮齐射,吃了个大亏。

南北两面的院墙脚下,现在也都险地,一分不敢再留。

其实他没下令之前,好多人也都纷纷跑了回过来。

时溥清点了一下。

七八个人中了箭,穿甲的还好,大都也只是轻伤。

但是没着甲的,可就惨了!

一人腿上中了两箭,单腿跳了回来,现在躺在地上,一直阿弥陀佛,念叨个没完。

另一人,胸口贯穿一箭,脖子上斜插一箭,是被别人拖回来的。

现在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只是口中不断的咕咕冒血,眼见是活不长了。

还有一人,中箭后倒进了院里,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时溥心中大怒,一个照面,连个贼影都没见到,自己就先折了四个人。

十指紧握,不顾肩口传来的阵阵绞痛。重重的一拳就砸在了地上。

“啊——”的一声嚎叫,从院墙内传来。

“碰!碰!碰!”

又有几声钝器敲击在金属上闷响。

“啊——”

“碰!碰!碰!”

只是一墙相隔,时溥自然听得真切。就是最开始,先跳下去的那个侍卫。

本来在薛府里,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人。

现在隔着墙,只能听得到一声声的惨叫,尤其还伴着钝器敲打的节奏。

心中已是怒不可遏,一声大喝:

“全他娘的烧光!”

下令左右分成两队。一路向南,一路向北。

叮嘱诸人,千万不要往里走。只在外面包抄。看到能烧火的全都点起来。

毕竟都是行伍出身,一不却阵,二来训练有素。

虽然开始吃了亏,但现在依旧丝毫不乱。

这回都学机灵了。着甲的走先,无甲的跟在后。一手提着引火之物,一手端着短牌护体。

薛衙内来时,资重有限。带了甲胄,弩矢,还有大量的铜钱。并没有带军中制式的盾牌。

此时这些人拿的,都是胡乱用木板拼凑起来的。看着个个奇形怪状,但关键时候真能保命啊!

两票人的盾牌上都没少插箭。但依旧不耽误,四下放火。

寻常的农家,引火物极多。虽然许多都是土房土墙。但大多有牛棚鸡舍,院里都常备干材草料。

再说,谁家还没有个茅厕呢?

只是一炷香的功夫,儒翁里西口处,这七八间院子,都燃起了火苗。

此时更是不欠东风。

浓烟四起,滚滚向东飘去。

火势越烧越大,几处小火,慢慢的烧成了一片。

时溥眼见自己手下办事得力。又见着风势配合。心中又提起气些气来。

暗想:只要这火势够大,早晚把那盐匪烧出来。再说,河边又都是自家兄弟守着。谁又敢去提水灭火?

这么个烧法,再有两个时辰,这儒翁里就是一片灰烬。倒是要看看,这帮盐匪在火海里面能挺多久!?

蓦然觉得头顶一股杀气。

抬头看去,见这院墙上竟站着个人来。

火光映射下,面目清晰可见。一个虬髯黑脸的短发恶僧,手中一口戒刀,居然朝着自己“呵呵”直笑。

时溥一眼便认出,是下午杀李重霸那人,刚要叫人提防。耳边响起一声暴雷:

“拿命来!”

李罕之飞身跃起,一口戒刀昂扬直立,映着彤彤火光,犹如雷霆万钧。连劈带砸,直奔时溥面门而来。

时溥连忙抽刀来扛,右腕绷紧,左手死死钳住刀背。

只听“仓啷!”一声,火花四溅。

时溥两臂生颤,虎口发麻。一连后退了七八步,这才左腿单膝着地,稳住了身子。

忽觉右肩口出,撕裂般的疼痛。

还未及多想,眼前一道冷光,又朝自己冲刺而来!

时溥已是不及躲闪,右腕一翻,用刀护住胸口。

“叮”的一声细响。

一支银头短槊,稳稳的点在刀面之上。

四目相对,各是一愣。

刹那间,时溥连人带甲两百斤的身子,横着飞了出去。只在农田里滚了三四滚,方才停住。

“诶!?”

那人疑了一声,又道:

“叔父,这人功夫很好!”

只听李罕之喊到:

“你莫管他!先料理这几个!”

时溥躺在地上,抬头朝前看去。

见院墙两角处,不停的有人跳出来。目测也有十几个了。

围了个半圆,把自己那几个卫士,都逼在了个中间。

刚才腿上中箭的那个伤号,正躺在地上,左一个鲤鱼打挺,又一个兔子蹬鹰,不停地翻滚躲刀。

时溥刚才把大部分人都派出去放火,身边只留了六个,还有一个伤员。

现在被人钻了个空子,以少打多,眼见的敌不住。

瞬间就被李罕之砍倒了一个。

眼见情势如此危急,时溥却不怒反喜。侧脸看了看,趴在旁边,躲在粟子杆后面邓季筠,低语一了声:

“请!”

邓季筠微微点头回礼,翻身飒然而起。

一敲腰间铜锣。

“当,当,当!”

三声过后,农田里前前后后,呼呼啦啦,站起来四十余人。

各执手中枪棒刀剑,一股脑的冲了过去。

虽然没有什么次序,但是喊杀大振,个个争先,气势颇高。

李罕之刚要给那地上活蹦乱跳之人,补上一刀。

忽听背后杀声大起,回头一望,见黑暗之中,竟冲出这许多人,自知大事不妙,连忙高喊:

“打不过,快走!”

……

但这一个“走”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他十几个人,跳墙出来。

这墙说高不高,说低不低。有一人在底下撑着,矫健者两步就上的去。

但若是一人单爬,八尺多高的墙面,爬上去还真得费点功夫。

关键是,敌人只在二十步开外,又谁愿意垫在底下呢?

这十几人只能慌慌忙忙,朝两侧的巷子中跑去。

但乡里之中,不见街道。屋舍比邻而建,巷子大都十分窄小。

一时走的人多,自然拥塞。

不幸走在后面的人,那就只有成了刀下鬼的份。

追杀逃敌,无论何时都是一件快事!

邓季筠带人在后面一路砍杀。先是把几个没挤进巷子里的人,就地剁了。

众人一齐出手,只好似砍瓜切菜一般。

又带头冲进巷子里,摘下身后一条牛角短弓,边跑边射。

一直追到火光照不到的暗黑之处,才肯收手。还不忘朝那黑洞洞的地方,又恶狠狠的射了几发!方才罢休。

回过头来,叫自己的不良人的兄弟,把躺在地上的人头,全都割了。

首级一并扔进箩筐里,低头一数,整整十级。身边诸人个个面有喜色。

邓季筠随后又去询问时溥的伤势。

时溥刚才那一下虽然伤的不轻,但少年人好强,依旧装作无事一般。

两人重新整顿人手。

四个穿甲的武士,手持长牌,并肩走中央驿路,为众人开道。

大队人马,前排持弓箭,后排持刀矛,紧随其后。

之前分出去那两队,各又添了几人,在左右继续放火。

三路人马与火势齐头并进,借着东风,大张旗鼓的扫荡开来。

邓季筠,跟在长牌武士身后。

一边走,一边敲锣,还一边高声唱到: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