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觉的时候,白小月和晏辞说:
“阿辞,你说长兴这个孩子,以后可咋办。”
晏辞摸了摸媳妇的头:
“种啥因得啥果,以后咋样,得看他现在干了啥。
媳妇儿,你少操心,等会又说头疼。”
白小月:“我这不是看长兴对长乐不错嘛!”
晏辞吻了一下媳妇的额头:
“让他自己的父母去操心,我们该休息了。”
春去秋来,小山村的日子还是比较平静。
白小月知道全国最贵的邮票即将诞生,她特别想去买一张,可是要去京市才能买到。
等晏辞下地回来,她和晏辞商量:
“阿辞,我想去京市买邮票。”
晏辞用探究的眼神看了她半天:“不准去。”
白小月抱着晏辞撒娇:
“阿辞,如果能买到的话,以后会值很多钱呢。”
晏辞不管白小月如何威逼利诱,就是不同意。
她最后还诱惑了晏辞。
晏辞愉快的享用了一顿非常美味的大餐。
白小月腰酸背痛,也没能说通晏辞。
晏辞看着媳妇委屈的眼神,很是好笑。
他一边给媳妇按摩后腰,一边说:
“媳妇儿,谁也不知道京市是个啥样的情况,你贸贸然的跑去,容易出事。”
白小月:“人人都说富贵险中求。”
晏辞皱眉:“咋的,为了钱命都不要了啊!
你得为我和孩子想想,你要是出了事,让我咋办呢?”
白小月长叹一口气:
“那时候,办公室里的人都说,如果生在那个时代,怎么也得买一张留着。
现在,我就在这里,又不敢去买。”
晏辞:“媳妇儿,现在不要想太多。
等以后日子好了,你想去哪里,我都陪你去,好不好?”
白小月嘟着嘴:“我这是入得宝山空手而归!”
晏辞觉得媳妇不吵着去京市,日子平平静静的挺好。
没过多久,快到年底的时候,小山村就热闹起来了。
村里来了六位小知青。
李心如从京市来的,双眼皮,大眼睛,个子高挑,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方婉芝从苏省来的,长相清秀,皮肤很白,说话温温柔柔的。
罗小微从川省来的,丹凤眼,五官秀丽,就是个子小小的,像是长期营养不良的样子。
王伟从苏省来,长相帅气,个子高大。
刘爱国从京市来,大眼睛,国字脸。
李大民从京市来,单眼皮,很精神的小伙。
叶建国先把他们安置在知青点,也就是一个小院,两间大房子加一个厨房。
知青点的房子还是公社让生产大队刚刚修好的。
特意用来安置知青用。
白小月看了热闹,又看了看知青点的房子,盖的土坯瓦房。
她觉得再过一段时间,自己也可以换瓦房了。
白小月以为这知青都下乡了,最乱的岁月已经过去了,日子应该平静下来,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这些年。
可惜啊,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啊!
一天,温桐带着瑞瑞去转悠的时候,被李心如拦住了。
李心如对着温桐喊道:“向桐姐,你怎么在这里。”
温桐看着这个昔日的邻家小妹,对上她惊喜的眼神,心情很是复杂。
对她说:“我不是向桐,你认错人了。”
李心如蹙眉:“不可能,你就是向桐姐。”
温桐再次否认:“我真的不是向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