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审判(2 / 2)

“你喜欢创作新词汇,而物理学也正在创造新理念。”李谕说。

乔伊斯摊手道:“我只不过感觉词汇不够表达思想,是被迫之举。”

乔伊斯也是写意识流的,行文晦涩。

不过他还真“创造”了一个物理学上的重要名词:夸克。

多年后,诺贝尔奖获得者盖尔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至于“夸克”一词,是他先想好了发音,但翻了翻字典,没有现成的词。盖尔曼正好看了一本乔伊斯的《芬尼根守灵夜》,里面就有一个作者乔伊斯创造的词语“quark”,用来描述一种海鸟的叫声。

盖尔曼感觉这个词不错,而且正好和自己想好的发音一样,就选定了这词作为新基本粒子的名字。

据说《芬尼根守灵夜》还因此火了一把。

这本书在2012年才翻译到国内,远晚于乔伊斯的另一本《尤利西斯》。反正也是看得一头包,属于挑战阅读极限的。

乔伊斯在书里创造了很多词,比如有九个100字母长和一个101字母长的单字,而最有名的是100个字母拼成的“雷击”一词,模拟雷声不断,由十多种不同语言中的“雷”字组成。

而且意识流行文很怪,书中竟然还有连续三页插播了一个减肥广告……

艾略特又问了一个问题:“据说全世界只有12个伟大的人懂得相对论,是真的吗?”

爱因斯坦笑道:“以前说3个,现在12个了?我实在不知道是怎么统计得来的,但大多数研究过它的人应该都会懂。”

这个问题以后他还会被问无数遍。

毕加索突然问道:“那个多维时空,到底是什么样子?”

爱因斯坦说:“多维时空我无法形容,只能讲讲低于我们三维世界的二维世界,比如一个在球面上爬行的二维生物,即使它爬行几百万年,也会回到出发点。而且它永远不会知道它上面或下面是什么。”

“听起来非常悲伤,就是说,我们也不可能知道四维世界乃至五维世界是什么样子?”毕加索问。

“对的。”爱因斯坦说。

“看来我无法知道四维世界的人如何在三维画布上作画了。”毕加索说。

“估计是雕塑?”艾略特说。

“那五维哪?”

“这……就不知道了。”

爱因斯坦说:“这种问题,写出科幻作品的李谕或许更熟悉。”

李谕说:“已经超出人类思考的范围。”

艾略特笑道:“那么我们还是做好一个三维生物吧。”

这两年也算欧洲文学界的一个现代主义革命巅峰,一年内,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艾略特的《荒原》都会出版。他们被认为“正在摧毁19世纪文学的确定性,就像爱因斯坦使物理学发生革命那样。曾经规定着经典物理学、音乐和艺术的机械秩序和牛顿定律已经不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