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刘海洋也下了命令,船队在卡里玛塔群岛等待船队消息,而同时作为战争主力的陆战旅登陆斯里巴加湾,在哪里联系到了已经坚守都城一年的徐骥,船队趁着夜色登陆后,全军东进在哪里准备包围那里留守的3000荷兰人雇佣兵团,一个营轻装前进预计后天下午到达,而船队在明天早上会对实必丹的荷兰人进行炮击。
时间到了五月十五日荷兰人的 30条战舰靠近望加锡,当天上午船队围绕望加锡进行游弋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事情,从帕帕朗到博内奥盖没有发现一条兴华公司的船只,带队的舰队司令本想着进入爪海东部之后就会被兴华公司在各处安排的哨所发现,自己到达望加锡的时候,已经是大量船只与自己进行一场海战,而为了登陆望加锡荷兰人带了2000人的欧洲士兵,船队上装满了火药和炮弹。除了必须保留的食物和淡水供应以外,剩下的全部用来进行这场大海战。荷兰总督扬·皮特斯佐恩·科恩这次也是希望通过这次攻击重新夺取马鲁古群岛,而且从丢失马鲁古群岛的过程中那并不多的资料来看,兴华公司的主要的兵力来源与自己差不多都是雇佣兵为主,这些来自日本和朝鲜还有一部分吕宋当地的雇佣兵的数量也就左右,而且现在分散在建宁欧和香料群岛周围。每个地区的兵力数量不超过2000人。而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看,香料群岛被兴华公司攻占不到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的时间,这些防御设施不可能做到非常完备,只能在原基础上修修补补。而自己手中有当时堡垒和少战建立的全部资料。如同开卷考试的军事行动筹备了这么久,也应该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这支30条战船和武装商船组成的船队,在当天晚上对望加锡进行了炮击,200门火炮在漆黑的海面上如同炸雷一样忽明忽现,而夜间的炮击并没有对兴华公司的炮台产生什么大伤害,炮击断断续续的持续到了第二天天灰灰的时候,在望加锡南部负责防御的步兵连通讯兵回信一支2000人的荷兰人登陆了,而且这只军队的欧罗巴面孔的人比例非常大,他们的火枪比例达到了2\/3。
守卫望加锡的是一个营的护卫队和一个炮兵团,还有一个骑兵连,但是这片区域实在太适合农业发展了。所以还有 3000人的朝鲜籍和辽东开垦团。在这里分布了20多个农场,虽然已经发现了荷兰人的登陆地点。那么营长与团长决定行动,因为提前得到消息,所以农场已经进入战备状态。分散在周围的农场已经全部被清空,所有人被汇聚到望加锡的炮台防御群中。
此时作为这关键要点的防御团长决定放他们到望加锡南部防御圈,重新回到望加锡的中校本来是是一名中尉。因为在望加锡苏丹国作为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军事人员在,望加锡苏丹国被攻破后撤回了雅加达,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战备到达的补充,被临时加了一个中校的军衔。因为自己曾经在望加锡驻防后,作为此次登陆作战的副手。
看着已经被规划好的农田,中校先生很是疑惑,自己在这里待了5年时间。这里是农业发展最好的区域,自己在这里曾经看到了那些被胡乱处置的农田和农作物。这次重新回到望加锡,仅仅一年的时间,这里却改变了模样。农田如同被切割过的黄油一样整齐平整。为了灌溉方便而建立的梯形布局,比原来望加锡土着建立的要更加合理和规整。很远才能看到一处自己从没有见过的建筑,他不知道那是兴华公司统一制式的农场。
而在农场那高高的望台上,那些望远镜的士兵也在查看这支荷兰人的军队,登陆点相距离望加锡很近只有一天的路程,而当天下午海上的炮击又开始了,随着火炮这里岸上出现越来越多的木屑与土石。
是的,五月十六日傍晚,台湾舰队对巨港打动了炮击,先进行炮击的是旗舰与其余五艘次级别战列舰,不得不说情报工作上中华公司比荷兰人要更加确切的多。当然也是因为兴华公司手中有全世界最全的地图资料,而那些福建和南海的商人也确实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商人确实是逐利的,但是有一个强大的武力背景给他们作为支撑商喷会做的更好。第一时间的三轮炮击就将一部分暗防炮的火力点清除了七八成,随后小船趁着火炮开始攻击炮台,开始灵活的在港口流窜,火箭火炮一轮接着一轮发射。而那些试图起锚或者是已经起锚的船只也很快被船队外围的飞剪船看中,线膛炮精准的射击吃水线,炮击持续了一个小时,飞剪船开始游荡,主力舰开始掉头,准备第二轮的炮击。而这个空闲也让港口内的船只得到了喘息,那些已经起火但是需要一些时间扑灭的船只正在被龙头抽取海水灭火,有的正在水手的帮助下搅动船锚起锚。不过来不及了,炮击停了十分钟,主力舰还没有掉头完成,70发线膛火炮已经出膛,些炮弹的目的地就是那些残存的船只。这次线膛炮的炮弹就不同了,这些内置延时引信的火焰包很轻易的就破开黄铜外壳引发了爆炸,这种专门为了这次港口炮击而准备的炮弹终于在此时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
炮弹爆炸带着船体的木屑与破片在船舱内四处飞溅,相比于实心炮弹或者是火焰,这种破片的破坏力实在是太大了。此时正在燃烧的港口外,刘海洋站在船上看着线膛炮的炮弹产生的效果,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观看了,在炮弹整个研制生产过程他完全参与了,所以他完全了解炮弹能产生多大的伤害。在他的眼中更在乎的是炮弹能否产生多大的成果,毕竟这种炮弹的产量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制作的成本也非常高。作为主要炮击力量的30条船都是战舰,没有武装商船凑数。正在进行设计的20条中型战舰。装备了120mm口径的火炮而且是线膛炮,这是新华公司现在能制作的最大口径线膛炮,而这种现场炮的寿命也非常短。从数据上来看,这种线膛炮最多可以发射40发炮弹,就要考虑换装问题。但是一艘船装了18门,其结果就是剩下只有8门90炮和6门60炮,剩下几台用来火箭发射的火箭发射架。不过10条中型战舰一次齐射就100发的密度在马来地区也是非常罕见的,而这100发的炮弹让刘海洋也是有些难过,更加的清楚所谓战争需要的三要素。
小船掉头快,随着10条中型战舰掉头完成又一轮齐射开始了。如同左手倒右手一样,中型战舰完成了10次齐射。主力舰完成了四次后,留下3条中型战舰和4条飞剪船,在其余飞剪船先头的行动下,前往雅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