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在京期间认识了保聪禅师。
“予在京师,彭州僧保聪来求识,予甚勤及至蜀,闻其自京师归,布衣蔬食。以为其徒先凡,若阿年而所居圆觉院大治。”
北宋嘉佑二年二子同榜应试及第,轰动京师。
主要成就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散文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摘自《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
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
苏洵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犀利,言必中,时之过,对北宋社会的阴暗进行毫不留情的揭露和鞭挞。但同时在剖析问题严重性的过程中苏洵又会巧妙地折转笔锋,淡化笔势改变文章节奏缓和文章语气。
使人得以接受他的犀利与委婉,多体现于针砭时弊的文章中。
苏询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不多,但也有其特点。
九日与韩卫公是其为数不多的诗词,欣赏一下吧。
晚岁登门最不才,
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
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
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
自把新诗百遍开。
此诗词后世也有注解,此处不必多言,懂得人便懂。”
天幕介绍到此,不再另行详述,宣布一下位上榜者不是别人正是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