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延飞雪的这次补充说明,倒是让逍遥王道明有了心动的感觉,反正自己也该打道回府
了,那就顺带着引领他们一程吧。至于这次让不让他们马上就看见呼延锤和杨飞虎,就看他们自己的运气了,反正自己是不会把两个匈奴统领调动出来的。
夕阳西下,秋老虎的燥热正在逐渐消退,在刚刚开垦的农田地里,已经有三三两两的农户开始收工,欢快悠扬的农家小曲飘荡在田野上,不知疲倦的小孩子们围拢在自家大人的身前身后奔跑着笑闹着。胡人肆虐劫掠以及多年混战造成的贻害,早已在这里失去了踪影,此时此刻取而代之的则是悠扬的儿歌随处飘荡。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
而正在修建的公路地段,被俘的匈奴人和部分羯族人他们没有停工,仍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战俘们有这么高的工作热情,这倒不是说他们被改造的有多么好,思想觉悟有多么的高,而是逍遥王道明给他们制定的多劳多得的承包制度,并以此作为立功获奖的依据,让他们做到了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虽然没有规定他们每天必须完成的劳动时间,也没有划定每天必须干出多少活儿,但是,有那么多分段施工地段进行类比,因此,谁也不想在隔天的核准工作进度的时候排名位居倒数或者是打狼的位置。简单的说吧,每次核准工作进度的前三名,必有一餐加肉,而且还有每个人一两小酒的待遇。当然,连续三次位居落后的施工队,他们吃饭的时候就没有了蔬菜,仅有一点点的菜汤,不过,饭还是管饱的。
自从俘获这些胡人,逍遥王道明从来没有在吃食上克扣过他们,这倒不是说逍遥王有多么的仁慈,因为他所图甚大,他不仅仅是要对这些战俘进行劳动改造,而且还要在思想上逐渐转变他们的思维与观念。毕竟,中华大一统的概念已深植逍遥王道明的心中,既然我来了,常年祸害中原地区的各族胡人就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渐消减他们。当然,对于现代文明人的逍遥王道明,他不会仅仅通过杀戮这一种手段来进行消减胡人,而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达到和实现自己这千秋大业的总目标。不虐待这些战俘,给他们每个人做人的尊严,仅仅是逍遥王道明俘获这些战俘人心的一种小小的手段。而对于大多数胡人战俘来说,在逍遥王这里干活儿,不仅吃得饱而且还吃得好,这里的饭菜要比自己那贫苦的家乡强上百倍。据有人私下传言,逍遥王很有可能要把在劳动中表现好的人留下来,并且还会给他们国民的待遇,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在这里定居娶妻生子。若是这些传言是真的,其中就会有很多胡人战俘要成为逍遥王麾下的子民,在这里生活总是要比苦寒的家乡幸福百倍的。而且,据说逍遥王还允许他们把草原家乡的家人迁移至这里生活,若是那样的话,他们还真的庆幸自己有机会有幸成为逍遥王的俘虏了,等待他们的将会是一步登天的生活啊!
跟随逍遥王道明身后逶迤而行的远方来客,他们没到一处施工工地都会停下脚步,去战俘人群中寻找和辨识自己的族人。而每每遇到熟悉的人,他们都会兴高采烈的相拥在一起,或欢笑抑或悲戚,不管怎么说,能过活下来真好。而紧随小农户身边的呼延飞雪和杨幕儒,他们的眼睛一直都是亮晶晶的,嘴角上的微笑一直都没有消退过。因为在异国他乡,他们看到的自己的同胞都活得非常的好,起码在穿戴上要比草原那里强,虽然他们也是满身的灰尘,却也是整齐利落。这让草原上这两个高高在上的贵族深感惭愧,他们每每掳去的中原汉人,就从来没有把他们当人看,往往把他们与牲口关在一起。至于他们吃什么穿什么,他们从来不关心,这些汉人基本上都是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反正这些汉人奴隶快死没了的时候,他们再啸聚族人组队去中原地区劫掠。因此,他们就根本想不到自己的族人会在这里生活得这么有滋有味,与人家逍遥王比起来,自己的格局也太小了。
存了这份心思,三公主呼延飞雪和杨幕儒几乎同时走到小农户的身前,恭恭敬敬的冲他深施一礼说道“看到我们族人活得这么好,实在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特别烦请老兄今早给我们引见逍遥王,我们会恭恭敬敬的冲他大礼参拜,他是我们发自内心崇敬的王。”
眼瞅着这二位高傲的草原贵族能够冲自己这个小农户行礼作揖,逍遥王道明也是发自内心的欢喜,他哈哈大笑的说道“好说,好说,我会尽快把你们的诚意转达给逍遥王。”
说罢,逍遥王道明示意远远跟随在附近的青年近卫军代替自己引领这些人继续前行,他自己则是借机脱身而去,每天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公务需要他亲自过问处理,他不可能一直陪同草原上来的这些半打孩子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