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皇上叫过来的意思。
本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变成了这样子?
这些人都是忠诚于皇上的,心里面也是打定了皇上是让他们辅佐当今的太子。
皇上在给大凌国找后路,这些老臣自然也是愿意搭一把手。
如今他们这是内忧外患,皇上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太子扶上位。
北渊的皇帝已经快逼近京都了,在逼近京都之前,皇上打算让太子先登基。
皇位是可以让出来的,他们就是要打那些人一个措手不及。
谁说这皇位一定是要皇上嗝屁了,太子才能登基的,只要他皇上愿意,马上把这皇位让给太子。
就算他不坐在那个皇位之上成了太上皇,那他也是可以为现在的太子扫除一切障碍。
皇上和一众老臣表明了自己的这一个心思。
老臣们心里一阵惊恐,但是也知道皇上大概是心里明白了什么。
既然皇上是愿意这样做的,那他们有什么理由阻止?
太子又是皇后嫡出的,同时也是皇上的嫡长子,坐上那个位置也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这些人也没有自自己心里选定的皇上人选,所以扶持太子那是理所应当。
马上叫了礼部尚书过来商讨传位的事情。
这一连几天的时间,太子都看到众多的老臣来来往往他父皇的寝殿。
只是不知道他父皇和那些老臣们在说什么,只担心不还和那些老臣在交代遗言。
他自然是不愿意自己的父皇就这么去了。
他们父皇也才四十多,就这么去了,岂不可惜?而且大凌国还是需要他父皇的。
主要是太子这些日子批奏折脑子都要疼死了。
这咋的他真的很厌恶这样的东西。
到底是谁发明的奏折,当上皇上还要干这种活,不如让他去嗝屁算了。
太子和越王抱怨奏折的事情,这越王可帮不上忙,太子也别想把批奏折的事情推到他身上。
他完完全全是没有那样的心思。
越王都要忙的脚不沾地了,哪里有闲情一直在这里听太子吐槽的事。
只能宽慰太子说做着做着就习惯了,反正以后也是要做。
太子心生恐惧,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被困在奏折上了,这皇上谁爱当谁当吧,反正他是不想当了。
以前父皇好好的,一点事儿都没有的时候,他当太子他觉得也还行吧,未来继承这个国家,他努力努力。
现在监国了,天天批奏折他就觉得这国家真的需要他这么一个太子吗?传位给谁都好,别来烦他。
就在皇上和一众老臣商讨了好几天之后。
那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商讨完毕,现在是时候该通知太子等人了。
皇上就要剩半口气的样子。
皇上让徐公公传了所有的皇子得到他的寝殿,说有重要的事情宣布。
是所有的皇子都要去,不管大小,而且所有的妃子都不能跟着去。
皇后看着凤鸾宫上面那四四方方的天,觉得应当是要变天了。
她心里一片悲怆。
难道是皇上不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