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历史列表(一)(2 / 2)

杜夫子:完全杜撰。

冯道:五代常青藤,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882年-954年)后世对其评价不高,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其实也就早死了几年,以赵匡胤夺鼎时不杀一人的原则,活到960之后,以其当时的地位,三公没跑,后面宋朝文人再骂估计要看看皇家脸色。今天人常说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出自他的诗句“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五代城头变化大王旗,最后还能一统南方诸国,文官系统一直在其领导下没有崩溃是主要原因。所以说历史在欧阳修、司马光这类舔狗的打扮下究竟咋样可见一斑。

赵普:(922年-992),字则平,964年为相,在赵匡胤在位时间内一直是与赵光义的开封本土派分庭抗礼的存在,“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其名言,后世评价毁誉参半。

段思平:(893-944)大理国的缔造者,开国皇帝,在位八年,年年建寺,铸佛万尊。

郭威:(904-954)后周太祖,别名郭雀儿,年少时颈部刺有纹身,随着年长纹身渐渐展开,右边的小雀儿就能吃到左边的米粒。

柴英:名杜撰,郭威妻,据传柴氏本为后唐庄宗嫔御,庄宗死后,明宗将大批宫人遣散回家,途中见郭威非常人,执意相嫁。

郭荣:柴皇后兄长柴守礼之子,后过继给柴皇后。

大周后:(936年-965年)周宪,又名周娥皇,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并搜寻五代时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改订为新曲。十九岁(955)时嫁入宫中,女孩子起名宪实在少见,有口含宪章的寓意,她爹南唐司徒周宗野心不小。

小周后(950年-978年)刚五岁,娥皇女英二女侍一夫的故事广为流传,虽无法考证小周后叫女英,可却因名应验上了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