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不要崇拜哥,行不?(1 / 1)

浪子燕青很健谈,武二自然也一样。

两个人很快就称兄道弟了。

燕青梁山,是为了跟着他的主人卢俊义,他可不在乎什么宋江晁盖的。

是个难得的忠义之人,最后为数不多有善终的,他算一个。

水浒后传里,他后来协助李俊,在海外建国了。

“小乙兄弟,你到此一个多月了,也没跟那师师姑娘喝过茶?”

“哎呀,难呀,”燕小乙苦笑摇头,“只远远见过一眼,真是倾国倾城,要不然我也不会在这儿守了一个多月。”

他问武二,“哥哥你呢,是慕名而来?可有准备?”

武二比燕小乙大三个月,二人聊的投机,就兄弟相称。

人家坦荡,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让武二想到一件事,

有人说,古代打仗的时候,双方出场的将军都会自报名号。

反正大家都不认识,为什么不报一个,人人都知道的,最好能下破对方胆的名字?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说,

那是因为那些将军要脸,都是坦荡的英雄好汉,崇尚英雄气概。

如果赢了,可以名扬天下,就算输了,也有名有姓。

如果弄假名号,虽然对方不知道,但自己人会笑死的。

而且显得不自信,将军连自己的名号都不敢说,是怕唬不住人?

如此一来,将士们也会跟着心虚,会动摇军心的。

至于是不是这样,武二不知。

不过这些尚武的直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这应该是文化差异。

武二这次进京,诸多不便,还不知道太师要玩什么花样。

所以就逢人只说三分话,显得没那么坦荡了。

以后再说吧。

“算是慕名而来吧,”武二笑道,“不过没什么准备,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吹拉弹唱……都不在行。”

燕小乙还以为武二会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呢。

笑道,“哥哥谦虚了,哥哥一表人才,一看就文武双全。”

武二笑道,“真是实话。”

说话间,打茶围已经开始了,不过就是成语接龙,对诗之类的。

有绝色名妓,充当类似荷官、主持人的角色。

武二想起语文课本的诗词鉴赏,很头疼。

真佩服这些女子,不管你说什么,她都能恭维得言之有物。

而不是空洞的,“真好,太棒了,再来一首。”

武二没参与,笑看风起云涌。

今天晚,这些人会竞争,然后会有一位幸运观众,有机会去后院和花魁喝茶聊天。

当然也有可能住下来,但概率很低。

听说这李师师也才二九年华,按理说应该早就破了。

但根据武二今晚的了解,人家还没有真正的入幕之宾。

当然这很可能是人设,就像隐婚的明星一样,免得影响身价。

“哥哥手可有准备好的诗词?”燕小乙问提醒武二,“等会会有婢女来收,若是师师姑娘看了满意,说不定能捷足先登。”

燕小乙对这里边的门道清清楚楚,武二倒是省去了不少功夫。

想见花魁,诗词是多数文人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

毕竟动辄千两银子,不是他们这些穷书生拿的出来的。

或者即使能拿出一两次,也没法维持这个地位。

但只要有诗词能让花魁看眼,成为她的专职宣传员,就可以经常想伴左右。

对于这些在才艺有很高造诣的歌姬来说,她们还是很欣赏有才华的人。

当然了,欣赏归欣赏,却不会嫁。

毕竟以后要面对柴米油盐,书生如果不能当大官,以后也就那么回事。

“小乙兄弟,这诗词有要求吗?”

武二这么问,燕小乙热心解答,

“要写进姑娘的心里,主要就是夸奖她如何美,如何有才等等。

毕竟这些诗词是可以传唱的,有助于姑娘们扩大知名度。”

武二反问,“那小乙兄弟准备好了?”

“不,”燕小乙摇头,“我今天没有诗词,我弹唱。”

他指着楼下中间的舞台,“哥哥你看,等会那里会放置琵琶,古筝,二胡,笛子,箫等乐器,

想展示才艺的公子郎君,可以登场,如果被哪位歌姬看了,也能登堂入室。”

办法还挺多,武二在记忆中搜寻了一下,应该可以试试。

“那我试试?”

燕小乙马从一旁拿来笔和纸,亲自帮忙研墨。

对于“宋小宝”这个哥哥,他挺投缘,乐意结交。

“哥哥,我都忘了,阳谷那个打虎英雄,武松武二郎,哥哥认识吗?”

燕小乙一脸倾佩,“真想结交一下那位好汉,看看到底什么样的英雄,一拳能把一头成年大虫打死,反正我是不行的。”

不要崇拜哥,行不?

武二也不好瞒着了,拿着毛笔,笑道,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跟我一样。”

“跟哥哥一样?”

燕小乙愣了一下,随后在武二诡异的笑容里得到了答案……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