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琉球的变化 出游(1 / 1)

琉球有一个港口名叫东语港。

直通琉球都城首里。

登港口的一瞬间,钟舍地以为自己来错了。

港口庞大,战船无数。

面的旗帜飘扬,面金色镶边大字“明”!

港口之,水泥房兴起。

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钟舍地以为重新来到了宁波。

“哟,你们的鼻子还尖啊,东语港修建才好,你们就来了!”

有一个身穿白色老汉衫的中年人说道。

“你们准备去哪里啊,东瀛吗?”

钟舍地看着这人流利的中原官话,都傻了。

琉球现在这么发达了。

大明的官话说的都这般流利了?

不是说琉球人是说闽南语和客家话的吗?

钟舍地说道。

“我们才从吕宋回来!”

中年人惊了。

“原来你们从吕宋回来啊,难怪你一脸的傻子像!”

“我叫潘健琉,是琉球的指挥使,欢迎回来!”

钟舍地可是在朝中做到过从三品的官员。

他可是知道指挥使是干什么的。

指挥使一般只有一些省下的府才会又指挥使。

掌管一府的兵权的。

“琉球指挥使?”钟舍地懵了。

潘健琉说道。

“我们也不知道,三个月前琉球发文愿意并入大明版图!”

“然后陛下将琉球化作了琉球宣慰司,我做指挥使!”

钟舍地震惊了,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这才半年不见,变化这般大了?

潘健琉看着钟舍地茫然的表情,也不在意。

“我们港口也是刚刚开始运营,你们就来了!”

“不得不说这都是缘分!”

“你们好好的享受一下,感受一下新的琉球!”

首里的变化极其的夸张。

本来高高的城墙,被全部推到了。

城中一座座水泥放疯狂的拔地而起。

远处还有无数的建筑工人在工作。

一个城市像是被放了催化剂一般。

仿佛一夜之间一座城市就被新建了起来。

城市之中秋风阁、软玉楼也是兴起。

钟舍地背后的船员都是吞咽了一口口水。

犹如群狼一般。

钟舍地笑道。

“给你们三天自由活动的时间,三天过后在港口集合!”

钟舍地太懂那些船员了。

船员都是在气血方刚的年纪,最年老的的船长也才三十六岁。

在海无聊的让人生厌。

要不是宁波府传开了的麻将、斗地主等等传入了海。

那些船员不知道会无聊的做些什么!

虽然每个月的工薪达到了二十两银子的工资。

但是没有地方花钱啊。

所以船员的到了每一个地方。

第一时间就是消费,疯狂的消费。

甚至是吕宋那地方。

那地方的女人犹如母猴子一般。

那些船员也下得去手。

钟舍地比较还是读书人。

他更加的愿意欣赏一个地方的风土民俗。

琉球这个地方他是知道的。

岛屿众多,甚至是在洪武年间有着三王争霸。

然后朱元璋发文。

“使者自海中归,言琉球三王互争,废弃农业,伤残人命。朕闻之不堪悯怜。”

意思就是要求他们“能体朕意,息兵养民,以绵国祚”。

就是朱元璋的一句话。

琉球三王果然不打了。

由此可见大明在他们心中的威严。

现在琉球居然主动要求纳入大明的版图。

也不知道是哪一个王做的决定。

这无疑是精明的。

琉球的变化就能够看出来。

琉球应该从来没有这般热闹过了吧。

钟舍地心中思量了一下。

他可是知道琉球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东洋可以连解天竺、暹罗、吕宋等地。

西洋那是直通高丽、东瀛之地。

琉球的地理位置,导致他必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中转站。

钟舍地考量了一下,去找了潘健琉。

“买地?”潘健琉惊讶的说道。

“那可不行,陛下说过的,首都方圆五百里之内,都归为国有!”

钟舍地愣了。

潘健琉说道。

“你也不是第一个人问的了,我从宁波出发的时候,就有好多好多人要在琉球买地!”

“只是都被拒绝了!”

“你只能去一些郊区地方!”

钟舍地点点头,问到了想要的,自然也就不再多过纠缠。

郊区就郊区,他赌琉球一定会火热起来。

它将会是下一个宁波。

...

朱祁镇在准备出行的事情。

他已经在宫中呆腻了。

他出宫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只是要出去跟远的地方,那些大臣就开始了。

好几个五十几岁的老头在在朱祁镇的面前一把泪一把鼻涕的哭泣。

朱祁镇明显的吃软不吃硬。

一群老头子哭成这样,他怎么也不再好出去了。

最后他总于是找到了一个理由。

“现在天下百废待兴,我一个皇帝迅游一下还是可以的吧?”

于是礼部就开始制定了路线,礼部开始疯狂的运转。

准备的时间就太长了。

朱祁镇也只好在皇位之度日如年。

唯一能够让朱祁镇高兴的就是琉球的事情了。

明朝初期的时候,把台湾叫做东番。

琉球大致是指的琉球群岛了。

而朱祁镇也没有想道事情会那般的顺利。

琉球王国并入大明太过于顺利了。

甚至是国王还发表了文书。

说什么我们早就有了这种想法!

我们并入大明是我们的荣幸。

等等。

朱祁镇看到文书的时候还以为是恶作剧。

没有想到果然配合,甚至是兵权都全部交。

归为大明所管。

主要还是大明现在太强了。

周围的各个大国全部揍了一边。

那些小国自然是躲在一旁瑟瑟发抖了。

礼部在墨迹了好久之后,总于是能够出巡了。

朱祁镇坐了骏马,准备出发。

他可是有好多地方都没有签到呢!

首先第一站,去往山西。

山西这个地方有太多的说法了。

明初期中原虽然饿殍遍野,土地荒凉,但山西地区却迥然不同。

中原地区的天灾、战乱、人祸,山西通通都没有。

山西景象一片大好,人人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贸易很多。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将大量的百姓迁移保定。

这个决策为了后面稳定住了大明的经济可是立了大功了的。

ps:求数据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