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浙江的变化(1 / 1)

朱祁镇对于那些商人的自觉还是称赞的。

商人是世界最会趋利避害的一群人。

特别是在封建时期的商人。

那可谓是能屈能伸。

稍微看到一点不利好的因素就会脱手。

而镜子完全是意外。

因为那些商人没有看到不利好的因素。

还有就是来自朱祁镇的降维打击。

一举将大明的大部分的士绅和富商给掏空了。

还有的小部分也就只有徽商和江浙财团这些人能够苟活。

“做的不错!”朱祁镇说道。

其实其中的消息都是袁彬故意漏出去的。

要是袁彬不故意的漏出去消息。

有谁能够弄到消息。

那只有一个可能。

就是锦衣卫内部出现了问题。

而朱祁镇故意的漏出消息,也是为了保护一下徽商。

徽商除了在盐这一方面做的很差,其他方面真的很好。

就不说笔墨纸砚这书房四宝了。

就说王致和!

那就是徽商,只是在清朝出现的,明朝现在还没有。

徽商给南京带来带多了。

文玩的风气也是徽商带起来的。

还给中国带动了各种发展。

戏曲、建筑等等。

甚至是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徽商江元一次助饷银10万两。

徽州素称礼让之国,尤其在宋代新安理学兴盛之后,崇儒重学的风气日益炽烈。

这样的社会环境致使徽商潜移默化地受到熏染和影响。

加徽商中许多人自幼就接受比较良好的儒学教育。

孔孟儒家的思想说教、伦理道德,自然就成为他们立身行事、从商业贾奉守不渝的指南。

徽商还各处兴办教学,是商人之中的典范了。

只是盐太重要了。

朱祁镇可不会妇人之仁,自然是直接拿下了。

朱祁镇看着南京各事办理的都不差了。

于是继续启程,前往浙江。

已经很久没有来浙江了。

朱祁镇眼中露出回忆。

他从正统十四年八月被俘。

九月大破东瀛。

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仅仅三个约将手中的六千万两东瀛的战争赔款。

花的是一文不剩。

然后十二月底回朝。

到现在正统十五年,十一月的月底。

就要十二月。

宁波三府发展了整整一年。

他实在想要看一看浙江的变化。

进入杭州府,朱祁镇就发现不一样了。

道路宽敞,平整。

居然水泥路都修建到了杭州来了。

杭州指挥使马杜言前来汇报。

朱祁镇看着马杜言问道。

“我在宁波府见过你!”

马杜言跪地,“能被皇记住,那是微臣的荣幸!”

朱祁镇摇摇头。

“杭州府也开始新办建厂了?”

马杜言说道,“不错,董贤大人作为三府巡抚,下达了指令!”

“要将水泥路修道京师去,只是一年时间,也才仅仅修建到了杭州而已。”

朱祁镇点头,他可知道基建可以带来太多东西了。

大规模的基建,首先能够提供无数的就职岗位。

其次还能够刺激消费,工人都有钱了嘛,出去嫖一次两次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就是能够带动其他产业增值。

比如刚铁,布匹等等。

只是基建太过于花费钱财了。

特别是朱祁镇是一力支撑的情况下。

不过没有任何的问题。

朱祁镇可是手握石见银山,而且还有着那些士绅富商的地契,田产。

钱倒是没有任何的问题。

朱祁镇看着周边的变化。

忍不住的点头。

除了京师之外,浙江应该是发展的地方。

比较有着模范标兵-三府之地。

那些百姓和当地的豪强都眼馋啊。

特别是那些官员,事关自己的政绩,都十分的心。

建设城市也都开始卷起来了。

除了没有后世的汽车,电器。

现在的城镇多少有点和后世的有些相仿了。

一年时间,这是花费了多少人民的心血。

不过他们都是高兴的,愿意的。

毕竟吃穿不用愁。

吃的免费提供,一日三餐。

两餐都有肉!

穿的也是建筑队的统一服装。

也不用花钱。

还拿着每个月最低四两银子的工钱。

在这个二分钱都能够买一个饼子的年代。

一个月四两银子,那可谓是高薪资了。

建筑队的尚且如此。

那些工厂的工人更加的开心。

各路工厂百花齐放的开展。

随便一个人都能够去工厂之中工作。

要是还能够识文断字,那么还可以当管理层。

管理一个车间,工资更高。

不仅如此。

大明对于商人的开放。

再也没有那么刻薄的商税。

而且道路方便,平时间雨天都不敢路。

现在雨天一样走,时间节省了大半。

贸易更加的繁荣。

关键是贸易的地方更多了。

向西能够去往西域,哪里需求的东西太多了。

布匹、器具、盐等等。

还能够去往天竺。

哪里被朱祁镇打过之后,规矩的很。

商人在那边做生意,得到十分多的有待。

关键是莫卧儿也开始使用大明皇家银行了。

当地的居民甚至是都不愿意用当地的货币。

大明的货币让他们更加的安心。

这也导致了大明去往天竺的贸易利好,和大明的贸易对接更加的频繁。

高丽等地那就不用说了。

瑟瑟发抖的,主动的贡献出了港口。

主动要求明军入驻。

到底也是刻在基因中的传统本能了。

朝鲜的大明皇家银行,甚至是开的还要比天竺还要早一点。

还要比天竺更加的顺利。

东瀛那就是完全没有必要说了。

此从朱祁镇将东瀛皇室给掏空了之后。

各地百姓起义。

还是朱祁镇令石见卫所的驻军,帮忙平定起义。

而且大施仁政。

东瀛的经济完全离不开大明了。

只要大明停止给东瀛输血。

东瀛必定打乱。

所以在称光王死后。

朱祁镇特地选了一个三岁还在襁褓之中的婴儿当作东瀛的下一任王。

赐名见玉王。

所以基本浙江成为了大明出海的贸易的最重要的港口了。

朱祁镇等人走的很快。

很快到了宁波府。

董贤站在大兴城门口接待。

看到了朱祁镇。

董贤连忙过来迎接。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