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初遇安禄山(1 / 2)

大唐万户侯 高月 2303 字 2022-05-08

甫惟明的述职足足进行近两个时辰按原计划后面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的述职职推延到新年后又过了半个时辰李隆基精神略缓又回到御书房李林甫还等候在这里明日便是新年作为一国之自己的臣民们表示点什么。

御书房已经通风换了气空气变得清新而充满暖意窗台上放了几盆枝蔓遒劲的腊梅房间里弥漫着淡淡的幽香不时传来木炭烧爆的劈啪声炸起一串火星。

李隆基随意翻看着桌案上的奏折淡淡笑道:朕虽住在闹市却丝毫不知百姓生计说来也是惭愧眼看明日便是新年朕就想问问相国我长安米价现在是几何

李林甫仰头看着天花板半天没有说话他每日忙于朝廷杂事和阴谋算计对一般百姓的柴米油盐却从未放在心上皇上忽然问出此话着实让他为难可总不能让他效仿西汉陈平言凡事各有所专相国不管琐事吧

这个臣也不知.

他的坦率却让李隆基有了好感不由笑道:是朕问得不妥此事哪能问相国不妨事朕找人问一问便是。

皇上老奴倒知道。

一旁垂手而立的高力士笑着接口道:老奴每日回家总要和老妻念叨几句这米价倒是略知一二。

哦你说来听听现在我长安米价几何李隆基卓有兴趣地问道。

高力士想了想小心翼翼道:腊八节时每斗四十五钱这两天已经涨到五十五钱。

五十五钱

李隆基暗暗吃了一惊天宝初年不过斗米十钱这才五年时间便长了五倍米是物价的风向标别的东西不问也必然是同样暴涨可这两年新铸造的铜钱却比开元时减了一成应该是钱贵米贱才是怎么反其道行之他不由看了看李林甫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答案。

虽然不知道米价几何但米价上涨的原因李林甫却非常清楚其实就是土地兼并日趋严重从每年户部报来数据便可看出有地农民越来越少别人不说就是他自己在京兆地区的粮田便有二千倾之多奴婢更是不计其数家中存粮已过万石。

那些王公贵族更是肆无忌惮圈地而且不交一分税赋朝廷租赋越来越少拿不出粮食平抑物价米价当然要暴涨。

这一切他心中明明白白他能说吗高祖定均田制时就留下了永业田准许买卖的口子他不相信李隆基不知道况且他也是这个利益集团中的一员他怎么可能去损害自身的利益呢

一切苦难都让那些平头小百姓去承担吧

高力士见他沉思不语便笑笑替他解围道:想必是过新年的缘故家家户户都忙着储米导致米价上涨。

李林甫醒悟高力士这是在暗示他不要坏了皇上过年的心情他摸了摸硕大的鼻子立刻笑道: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却是近来长安粥棚太多各皇子都忙着做善事将长安的粮食都收罗一空粮价自然要涨。

两个人避重就轻的回答让李隆基暗暗叹息从开元后期他便现并田的苗头可那时国力昌盛他不想大动干戈而到今天问题严重了他却又失去了锐意改革的地问题便是风头浪尖历代统治者都无力解决就仿佛是一颗毒瘤只能任它溃烂到后期失地农民揭竿而起打留下一个好的开端所以历朝历代开始时大都政治清明原因便是人口锐减土地还不成为问题。

中唐盛极而衰其根源就是越来越紧的土地危机之弦终于绷断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财政破产兵制崩溃使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终于酿成安史之乱。

作为最高统治者李隆基也无力改变这种王朝的宿命便将注意力渐渐放到了声色犬马之中去麻痹自己忘记一切烦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就是因为能做到之人太少太少。

此刻李隆基再也没有什么心情关心民生他收了玩笑之心将话题转到正事上来对李林甫淡淡道:后日朕要去温泉宫朝中之事就麻烦相国多多操心了。

李林甫脸色肃然站起来躬身答道:臣谨遵圣意

朕有些乏了今天就到此吧李隆基起身要走李林甫却想起一事急道: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李隆基停住脚步斜睨他一眼却不坐下只负手背对着他道:什么事

今年年初户部左侍郎郭虚己为益州刺史后该职务便一直空缺至今御史中丞杨国忠精通度支臣推荐他兼任此职望皇上批准。

户部一直为太子李亨的传统势力范围户部尚书张筠也是太子的支持者但大唐尚书只挂虚名而并不务实所以各部的实权实际掌握在侍郎之手侍郎一般设二

房琯为李适之所荐自然支持太子李亨年初郭虚时李林甫的本意是让王:{:少尹不宜然想废太子正是良机而杨国忠圣眷正浓李隆基也公开表过态杨国忠是个好的度支郎所以李林甫不会被拒绝。

不料李隆基却冷冷一笑道:杨国忠升职已经太快且无功无劳若再升他恐怕天下都骂朕滥用国戚让他安心几年再说再者此职位朕已经有人选过了年后便会正式公布。

李林甫暗暗吃了一惊又追问道:臣斗胆问陛下不知陛下准备任命谁来任此职臣可以先交与吏部备案。

他是右相国按大唐例制三品以下五品以上的职事官应由他来提议交李隆基批准就算是走走过场也要按此程序来办。

李隆基摸了摸下巴微微笑道:现在不好说不过此人年纪尚轻为我大唐的后起之秀。相国和他应该是老熟人了。

说罢李隆基头一仰呵呵笑了两声便在百名太监宫娥以及侍卫的簇拥下向后宫而去。

皇上究竟想用谁来打破太子党对户部的控制

李林甫凝神细想年纪尚轻后起之秀忽然他的眼睛慢慢放出光来他已经猜到是谁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每年的新年都大同小异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开始掸尘挂上秦叔宝尉迟恭的画像以驱妖邪出门七事衣食为先再穷的人家也会在新年之时杀鸡宰猪大吃一顿其次再给孩子们扯一身新衣费不了多少布但图个吉利。

到了三十晚上家家户户用长竹竿在火中烧烤让竹子炸裂出巨响来驱邪名曰爆竹

到了初一便是祭祖和上香之日上至皇室下至黎民百姓给祖宗磕几个头但目的还是要挖挖祖宗的遗产让他们将阴间的福分一点给阳间的子孙。

初二起便是拜年开始后辈给长辈下属给上司尤其想在新一年升官财的新年更是机会名刺要递但礼绝不能少。

天宝五年的长安新年却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便是朱雀大街上连绵数里的施粥棚这就是各皇子为博贤名而设的仁义粥棚起初是遍布长安各坊但到初二这一天粥棚全部都集中到了朱雀大街上原因很简单今天一早大唐天子李隆基携贵妃要经过此到骊山华清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