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骆谷说得没错。李虎枪确实是临时改变主意将颜卿父子送到了李清地府里他虽混迹于京城。整日不务正业但在这种大事大非的问题上却不含糊他知道以父兄的胆小和懦弱他们是不敢把这种事情揽到自己身上最多是将颜卿父子偷偷送走然后再向安禄山否认见过颜卿父子。
由此他便想到了李清撇除掉李清是他妹夫和他从前地上司这些因素李清也是李虎枪最为敬佩之人从当年一个小商人竟然做到了安西大都护冠军大将军有着传奇般的经历这在他们同龄人中绝无仅有有了崇敬便想跟随正好趁这个机会和他套套近在他帐下也好谋个一官半职。
此刻李清正坐在书房里翻看着手下刚取来的那些帐本他是这方面的行家只略略翻几页他便看出了端倪进明显大于出而且一些老帐的存货可以追溯到天宝初年这和从前他做户部侍郎时看到的报表完全不同那里是年年入不敷出年年寅吃卯粮。
不过这也是在他意料之中安禄山若没有多年的准备怎么可能举兵造反。
大致翻了一遍李清将帐本一合对坐在对面一直沉默不语地颜卿笑道:颜参军心系我大唐社稷冒生命危险拿出了安禄山要造反的证据令人可赞可敬既然有人威胁颜参军的性命那不妨就在我府中住下谅他十个安禄山也不敢进府抓人。
来人一名亲兵随即快步走进躬身听令。
去腾出一个院子再派人将颜参军的家人接来多叫些弟兄护卫不得有任何闪失
是亲兵行个礼转身匆匆而去。
这时颜卿终于不再沉默他站起身向李清深施一礼眼中流露出感动之色徐徐道:自大将军当年推出新盐法以来我一直对大将军有成见现在看来是我以事推人有失偏颇了。
李清也叹了一口气苦笑着道:天下对我有成见地人何其多这也难怪原本是利国之策现在却变成了害民之法可见任何法度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人我当年在盐法中定上限为一斗八十文何曾想到现在竟到了一斗五百文更没料到居然连茶也专卖了哎不知天下有多少人在指着我脊梁骨骂。
说到此李清挥了挥手连声道:不提了不将话题又转回到了帐本之上既然颜参军认为安反那你可推断得出按目前的进度安禄山还要多久才能准备充分。
颜卿沉思片刻断然道:如果是从粮草军械来讲他已经准备充足随时可以起兵。但如果从他的方略布局。我以为至少还要三年时间。
李清有了十分的兴趣历史上安禄山的造反不正好是三年后吗他亲自给颜卿的茶杯满上鼓励他道:颜参军请讲下去李清洗耳恭听
关键是河东度使已经十余年那里已经泼水不进俨如铜墙铁壁一般可他接手河东才一年有余王忠嗣地影响尚在他必须要换掉那里的中上级将领。可是又不能让朝廷生疑所以只能每年慢慢地调换还要让地方归心于他这没有两三年时间是办不到地再者他两个月前收了李献忠地数万散兵要想把这些士兵变成他的私军。也需要时间所以我说三年时间这是最少的估计。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
李清默默地注视着颜卿他分析得很透彻。让李清记起了一些历史片段历史上安禄山造反之初并不顺利问题就出在河东他控制河东时间太短河东各郡地方上反抗激烈这个颜卿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个。他们的反抗为朝廷调集人马赢得了时间也让安禄山后方不稳本来唐王朝已经占了上风可惜李隆基被杨国忠怂恿走出了昏招最后导致功败垂成。
他不由为此暗暗思忖此人正走投无路此时不招揽他更待何时
想到此。李清忽然起身向颜卿施了一礼诚恳地说道:颜先生既已弃职。可愿在我身边做个幕僚我对安禄山知之不深正需要颜先生为我指点。
颜卿急忙起身还礼这几日他到处碰壁无人敢惹上此事今天李清却欣然接下让他如何不感慨万分再者他确实也无处可去不如跟了他颜卿立刻点头应允了下来只要大将军能制止安禄山造反我愿效犬马之劳
不过他若知道李清地本意是想把安禄山早一点逼反恐怕他答应得就没有这么干脆了。
待颜卿退下后李清又重新仔细地翻看起帐本帐本上记录画押签章都十分完备算得上是铁证如山正好可以交给李林甫让他作为弹劾安禄山要造反的证据。
这时已经到了下午李清才想起自己午饭还没有吃他很快地将帐簿收好准备回内宅吃饭这时管家神色惊惶地跑来禀报道:老爷安禄山在门外求见。
李清见他脸上慌张表现得极无风度不由斥责他道:安禄山又怎样难道比他大地官你就没见过了吗
老爷不是这个是兵足有上千士兵把我们大门都给包围了。
哼想威胁我。李清冷笑一声安禄山忘了自己是他同行么还会吃他这一套。
去去告诉安禄山若他的士兵再不撤走我就视同他拥兵造反那时就休怪我铁箭无情
过了一刻钟管家再次来报安禄山地亲卫一个都不见了外面只站着安禄山和一名中年文士等着接见李清这才披了件外套出去欢迎客人去了。
安大帅一晃数年未见大帅芳容如昨实在令人羡慕。李清大步走出府门他一边走一边对安禄山拱手笑道:难道怕我不让大帅进府就带了数百士兵准备准备抢门而入吗
安禄山老远见到李清便拱手道歉道:大将军休要怪我我的仇家遍天下才会有一些军士护卫于我并非是针对贵府。
我只开个玩笑没想到大帅真的就当真了。
李清走到他面前再一次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瞥了高尚一眼问道:这位先生好象见过恕李清健忘.
安禄山急忙拉过高尚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席幕僚高尚高先生是也
呵呵原来是高先生我想起来了随即笑着做一个请的姿态道:站在门口说话腿不酸吗来两位请进。
哈哈大将军请
李清带着两位客人刚走进了大门却忽然听见身后大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有人在马上高声大喊:皇上有旨命安西节度使李清即刻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