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改革(2 / 2)

李义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许多观点和建议,而朱由检则专注地聆听着,并挑选其中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日后向皇兄进谏。就这样马车走了一路李义与朱由检说了一路,二人就改革官制提出不少想法,但大多时候都是李义在说,凭借着自己现代人的记忆将现代政府的架构详细地描述给朱由检听,并用朱由检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李义还提出要把礼部拆分成多个部分,比如文化部、教育部、外交部,或者叫理藩院,也可以只拆成教育部和外交部两个部门。

朱由检听到这里,不禁皱起眉头,问道:“这样拆分不怕孔家联合世家反对吗?”

李义毫不畏惧地回答道:“只要他们敢,我李义就敢将他衍圣公一脉杀个干净!说实话王爷,孔氏一族除了孔圣人之外,这些后人根本比不上孔圣人的十分之一。所谓君子六艺,估计他们一样都不会。你信不信,当代衍圣公恐怕连《论语》都背不全呢!你信吗?”

朱由检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道:“我觉得也是。先不说孔家,看看我大明的这些勋贵之后如今是什么样子就能知道了。大多数人的能力甚至不如他们的先祖的三成。这孔氏一族传承了千年之久,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李义这时突然想到一个扳倒孔家的办法了,朱由检皱起眉头,疑惑地问道:“什么办法?”李义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说道:“不知殿下是否记得熊大人与我回京路上遭遇水贼袭击之事?”朱由检微微颔首,表示略有耳闻。

李义继续说道:“那些水贼其实并非普通的盗贼,而是孔胤植派遣而来。因为熊大人手中握有一份对孔胤植不利的罪证,这份证据足以扳倒孔家,甚至能够牵连江南一半的士绅大族和东林党。然而,陛下迟迟没有动手,只是在默默积攒力量,等待最佳时机将他们一网打尽。如今,机会已经来临。我们手中的书信里,不正有晋商和徽商与建奴勾结的确凿证据吗?如果再加上几封来自衍圣公府的信件,岂不是更合情合理?”

朱由检听后,惊得张大嘴巴,难以置信地说道:“李将军,你真的打算这样做吗?如此一来,恐怕天下的文人士子会陷入一片混乱啊!”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李义言辞恳切地说道:“殿下啊!自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已经掌控天下长达一千余年。然而时至今日,单凭儒家之力已难以改变大明之现状。唯有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能将大明推向历史的崭新高峰。儒家思想已然无法适应现今之局势,殿下难道不认为阳明心学更为契合大明吗?仅仅一句‘知行合一’,便胜过背诵整本《论语》。当今之大明,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开创全新的时代啊!”他目光坚定,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朱由检说道:“好,既然如此本王就与你一同为大明创造新的历史。”朱由检一脸憧憬的看着前方,这时马车突然停下,一名亲兵把总过来禀报道:“信王殿下,广宁城到了,天色已晚还是明天再赶路吧。”朱由检点点头,说道:“也好,传令下去,全军扎营!”随后朱由检进了马车准备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