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天凝神想了下,点了点头,段棋瑞又问道:那还记得你到了保定之后,我的帮办从你这拿走了什么东西吗
萧天当然记得。而且也永远不会忘记:
那天,自己和兄弟们打退日军伏击之后苦到世的保定早有一名兵备处的帮办在那等候吧。引肃天来到,帮办给萧天看了接收物资的公文,把萧天拉到了一边:听说路上遇到袭击了知道是谁做的吗
萧天迟疑了下:土匪做的
帮办满意地点了点头:是啊,眼下时局不太平,到处都是革命党和土匪,好在是你萧天押运,不然真出了事情还不一定
说着走到前面的牛车前,让人搬开上面箱子,打开最下面一口,里面都是些衣服什么的,帮办熟门熟路的把手伸到衣服之上,拿出一个小木匣,轻轻松了口气
萧天全部记得,日军为什么出动那么大的排场,来对付自己,以及那个小小木匣之中究竟放的是什么着西,一直都是萧天心中的一个谜团
就在这个时候,段棋瑞从随着携带的包里拿出了一样东西,放到了萧天面前,轻声说道:你看看,是不是这个木匣
萧天一眼就认得。是这个木匣,就是那天帮办从自己这拿走的那个。
匣
这就是袁项城留给你的段棋瑞缓缓说道:
当年,袁项城随庆军一道驻军朝鲜,那时的朝鲜,与越南蒙古等周边小国一样,是咱们的藩属国。在朝鲜。袁项城凭自己的能力很快就成为吴长庆倚重的主要佐将。待吴长庆奉召回国后,他一跃而为三位主要将领之一。
朝鲜是袁项城的家地之一。也是袁项城从此后对日本格外重视警怯的起因,
彼时朝鲜政局动荡,日本人正在那里拼命培植势力,觊觎取中国而代之。
高丽人内部有了亲清派与亲日派之分,且亲日派正在磨刀霍霍。风传将于近日动政变,推翻亲清的政权。正在此危急关头,袁项城与另两位将领接到去参加朝鲜邮电总局落成典礼的邀请。他们已探知此为鸿门宴,亲日派将即席扑杀他们。去则性命难保,不去则有失宗主国之国格,真是进退两难。
那二位胆怯,称去不得也。但袁项城丝毫不惧,他怀揣武器提前一小时即赴筵,令对方措手不及。酒席网开始不久,他即起身告辞,并含笑手牵政变头目一路谈笑出了大门。此一传奇情节,若编成戏文传唱下来,岂不壮哉
两天后,图谋不轨者不死心。又宴请了中国驻朝商务与税务官员和除日本公使之外的各国公使。席间。果然有人持刀而入。袁世凯的讯。亲率二百清兵前往弹压。日本兵直接出面保护宫中的政变分子,双方对峙情势危急
好一个袁项城。不待国内指令到达,即与另二将全力攻入宫中救出韩国国王并打垮政变力量。从此。在国内籍籍无名的袁项城凭其人的胆识和能力主持了朝鲜的国政,并受到大臣们的拥戴,该国内政外交。悉尊袁意。为了维持政局稳定。他还为朝鲜王室编练了一支镇抚军。
萧天听的大是心折,大帅当真是一个英雄人物,这些传奇故事,何等让人惊心动魄
不想段棋瑞继续说道:
这还不算完一个。袁世凯岂能挽住既到的狂澜在日本人的压力之下,虚弱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让日本分享了朝鲜宗主国的地位袁项城奉命回国后,曾愤然向管辖朝鲜事务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上书,建议趁列强势力尚未严重干涉朝鲜之际,出兵朝鲜,并且大胆建议:
我政府应立即彻底收拾朝鲜,建为一个行省
萧天一闻此言,忍不住大声叫好
好一个彻底收拾朝鲜,变其为中国一个行省
说到这,段棋瑞叹息一声:
可惜,当时惟一了解国情和世情的李中堂正遭一般昏庸的朝臣的忌恨呢,哪能再把属下一个小官儿的大胆倡言转奏朝廷但是李鸿章很是赏识袁项城,曾为袁项城下了十六字评语: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
李中堂对袁项城的评价无法不让朝廷动心,于是,在李中堂的荐举下。袁项城再回高丽人那儿当了中国最高驻守官,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全权代表。
但是,在狐假虎威的朝鲜亲日派的欺凌下,袁项城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除了他一连娶的两房高丽姨太太尚能为之稍解忧烦外,他的影响越来越萎缩。后来,日人趁中国国力虚弱,竟鼓动朝鲜人把大炮架到了袁项城的官署门口
可怜的老大帝国连自己都保不全了。哪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