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开始出现了问题(2 / 2)

“为了改变被动局面,我军于九月七日至日,与蒋鼎文第九师、韩德勤的第五十二师在白石、张家背一带激战,此战胜利。但在和第六十师、第六十一师在高兴圩激战时,我军主力损失惨重。”

“整个第三次围剿与前两次相比,敌军基本控制战场局面,我军多次陷入被动,接连受到挫折。但总体上我军依然取得了胜利,以三万人的兵力,歼敌7个师,17个团,俘虏一万五千余人,缴枪两万支。”

“而在差不多同一时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入侵东北。与此同时两广军队联合反对J,故而最终使得J总不得不撤军。第三次围剿就此结束。”

这段叙述让各代的帝王将相们理解了萧盼盼说的名义上统一是怎么回事。

“此次反围剿胜利后,上层代表团不指名的批判了“他”的政策,随后召开了一次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成立,选举“他”为主席。”

这就是建制了。朱元璋若有所思的说道。

“在根据地发展一片欣欣向荣时,位于上海的上层因为核心成员的被捕叛变陷入瘫痪。共产国际远东局建议另组中央,在王明的推荐下,仅24岁的博古组建了临时中央,并于当年12月抵达根据地。”

看着地图上江西和上海的距离,各时代的帝王将相们都不太理解,为什么会在那有个上层。

“以博G为首的临时上层提出关于争取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之后开会就攻打赣州做出讨论。会上,“他”说明了不能打的理由,从而引发了有关军事战略问题上的激烈争论,“他”与上层的冲突几近白热化。”

“会后,“他”提出病假休养,其工作由某英暂代。”

看不懂加不理解,就真的看不懂。朱元璋很困惑,不止是他,很多古人都很困惑。就这么能忍的吗?

“次年二月上旬,赣州战役开始。主攻部队为第三军团。因城防坚固,地形复杂,三军团苦战33天无果,部队遭受重大损失。”

“某英不得不亲自来请“他”回来收拾残局。四月二十日,“他”率军攻占了漳洲,这是当年根据地在军事上的最大胜利。”

“这场胜利,暂时减缓了临时上层对“他”的不满。八月八日,任命其为一方面军总Zw。”

萧盼盼顿了顿。

“当年五月,与小日子签订停战协定后,J随即调转枪口,第四次围剿开始。十月,上层在江西宁都召开会议,“他”被认为是保守主义,于是被撤销职务,解除军事指挥权。”

“第四次反围剿,根据“他”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萧盼盼做了个深呼吸,叹道,“接下来就是第五次反围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