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盼盼顿了顿,“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虽然武女皇借用佛教给自己的政治合法性背书这件事,加剧了佛教经济的恶性发展,但好在她这个人的特质就是清醒,所以在大建佛寺的活动中,没有大规模的牵扯到地方,只是让地方以翻修寺庙为主。”
“而武女皇本人真正在乎的是明堂,这个实体化的儒家文化概念。”
说到这,萧盼盼也不禁感叹,这个女人就是清醒的过分了。
“在所有的奇观中,最不该出现的就是天枢,这玩意儿是武三思这个废物召集各少数民族的酋长,用铜和铁造的一个玩意儿。”
萧盼盼也不明白这东西有什么用,当然她也不在意。
而武三思却不能不在意,他也不顾自己身边的下人看着,对着光幕就破口大骂了起来,毕竟自己是废物这件事,自己知道就好了,被这么公开讲出来就很伤人。
“诸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萧盼盼摇头,“就这样的情况,哪个羁縻州的首领和下辖的百姓能不怨恨?”
“虽然,大唐在李治手上的民族政策已经开始出现了问题,而且几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导致了周边安全环境恶化,但总体上,大唐还依旧是亚洲霸主。这一点,各部族是认的,但他们认的是李唐。”
一句话,仿佛一记重拳,捶在了武曌的心口上。
“面对武周政权,他们从来都是不服气的,也许就是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武女皇才搞了这么一次行为艺术,以为用这种服从性测试,能得到各方部族的归附。但很可惜,这件事绝对是事与愿违,因为天枢事件两年后,营州之乱就爆发了。”
武曌觉得头疼。
“从过去的历史上看,造成大唐的边患势力是很明确的,即突厥,吐蕃,回鹘,南邵。从来都没有契丹,这个小部落是可以用疥癣之患来形容的。”
“所以在营州之乱爆发后,朝中的大臣基本都认为这是个小问题,比如陈子昂就明确的表述过,然惟国家比来劲敌,在此两番,至于契丹小丑,未足以比类。今国家为契丹大发河东道,及六胡州绥、延、丹、隰等州稽胡精兵,悉赴营州,而缘塞空虚。”
萧盼盼摊手,“武女皇得国不正的第二个重大影响开始出现,她在面对营州叛乱的问题上,小题大做了。”
“在得知了营州方向出事后,精明无比的武女皇立刻闻到了一个机会,所以直接宣布了对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兴兵讨伐。”
“这个机会是什么,那就是武周传承。武女皇想让他们老武家连庄。”
武曌这下明白自己到底闯了什么大祸。她想起了萧盼盼之前的评价,武家的后代,都是废物。
“我们当代的史学家认为,从高宗李治到玄宗李隆基执政的前期,本质上就是李武联合执政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一个特点就是李武两家的融合,在武女皇的期望中,更有李氏居虚位,武氏掌实权的畸形政治结构。”
萧盼盼摇头。
“这种畸形政治格局的期望其实还是武女皇退而求其次的结果,这个退就发生在营州之乱后。而在营州之乱前,武女皇是真的想摆脱李武联合执政的局面,让武周政权真的传承下去。”
萧盼盼竖起了大拇指,“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武女皇对开国皇帝这四个字的理解明显不够,或者说,她知道开国皇帝意味着什么,但她想赌一下。这一赌,就把整个东北的国防形势赌成了烂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