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曌对此只能无奈的一叹,心中感激至少这一切都还没有发生。
“大祚荣很好的摸到了当时整个东北亚地缘局势的关键,以连接外援的政策稳住了自己的政权。他首先“遣使交突厥”,以示修好,接着又向南边的新罗派去了使者,直接称臣。
“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大祚荣在割据初期就获碍了相对和平的外部环境,也为他的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到唐中宗李显即位时,所谓的渤海国已经成了气候,李显倒是想北伐,但还没等他实施了,他自己就被老婆,女儿合伙毒死了。”
太平一口茶水没兜住,喷了出来。
婉儿赶紧拿出了自己贴身的手绢给她擦了擦,“呛到了吗?”
太平摇头,缓了口气后说道:“现在李显也出局了。”
武曌用脚趾头去想,都知道自己这个儿子为什么会被毒死,就是当年那个烂毛病又犯了,大概是真的把天下交给韦家了吧。
“到了睿宗李旦时期,大唐对大祚荣进行了册封,这也标志着双方正式建立起“藩臣”关系。唐王朝将渤海的边境编入羁縻州序列,委任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一职。这表明唐王朝已经承认了渤海政权。”
“之所以做这样的选择,一是因为大唐在东北亚地区的统治已经进入了虚弱状态。承认渤海政权,有利于大唐以他们来牵制后突厥,契丹等地方势力的侵扰,也可以借助渤海的地理位置,防范新罗的进攻,从而稳定东北边疆的动荡局势。”
萧盼盼停顿了一下。
“渤海政权对于自己的优势有深刻的认识,它位于契丹和奚的后方。是配合大唐,突厥控制这两方势力的绝佳位置。后突厥兴起后就一直秉承着一个重要的东方政策,即征服这两方势力,将大唐整个北部纳入自己统治范畴,从而实现自己全面的“复国”。”
妄想!李世民咬牙说道。
“同样的,契丹和奚这两方势力的存亡,也直接关系到唐朝北方的边疆安全和东北大门的稳固。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渤海政权对大唐和后突厥都至关重要了起来。双方也因此对渤海政权不断拉拢,以期望从后方制约契丹和奚族。”
“其次,就是唐王朝此时的地缘环境已经严重恶化,特别是西北地区。为了集中精力应付西北危机,大唐对东北方向,自然只能采取稳定和拉拢的策略。”
“渤海政权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左右逢源,稳稳当当的活了两百多年。最后被契丹首领,辽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灭。”
萧盼盼摇头。
“而随着渤海政权的出现,给大唐东北亚带来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河北三层防御体系的调整,这次的调整深深的影响到了未来的那场安史之乱。”
分割线--------------------
不好意思昨天没更新,因为请假了。
昨天早上有些事,忙了很久,到下午才开始码字,过程中又要查很多关于渤海国的资料,这些资料又分散,又难找。等我吭哧吭哧写完一章时,都到晚上了,再赶一章出来估计有难度了。
所以,我就干脆就请假了,也正好利用这一天的假期,把之前比较混乱的更新时间调回来。
嗯,所以从今天开始,更新时间应该又会很规律了。
希望未来几个月都能保持这种规律,然后也能给大家更好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