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太子,言辞恳切,声泪俱下的在请求他这个父亲回去。
字字都饱含一个儿子对父亲的思念。
甚至赵桓还在担忧他在外吃不吃得惯,有没有受委屈。
赵佶的眼泪,除了感动之外,就是对于开封府繁华的思念。
至于对于儿子的愧疚……
那是什么东西?
自己把皇位都传给太子了,有什么可愧疚的?
“去把童贯,蔡京他们给朕喊过来。”
内侍官领命下去。
不多时,童贯和蔡京带领“小朝廷”的人都赶了过来。
“臣等参见陛下!”
他们依旧以皇帝之礼面见赵佶。
这让赵佶很受用。
“你们看看吧!这是太子给朕来的信。”
赵佶仍旧称呼赵桓为太子。
这与他当初离开开封府所说的“军国庶务全听皇帝裁决”“当今大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赵桓”简直形成强烈的讽刺。
一方面说皇帝只有一个就是赵桓,所有军国之事全听赵桓裁决,自己什么都不管。
另一方面又成立自己的小朝廷,甚至还在这些人面前,仍旧称呼赵桓为太子。
坑仇人都没有这么坑的。
更何况,这可是赵佶的亲儿子。
“当初你们说,太子是想要诓骗朕回去,实则为夺权,劝说朕留下来。”
“现在看到这封信,你们还有什么可说?”
“太子是我的儿子,难道当儿子还会坑害自己的亲爹不成?”
“朕和他乃是父子,父子之间血脉亲情,岂是权利可比?”
赵佶的话,不知道他自己信不信。
父子亲情,岂是权利可比。
但他来到镇江做的事情,都是在因为权利,断绝他儿子的后路。
蔡京接过信看了一遍后,递给了童贯传阅。
当初,的确是他们劝说赵佶留下来观望观望。
可做决定的还是赵佶啊!
他自己也担心回去以后,会被赵桓架空权利。
不然的话,以他的性格他真的想走,难道他们还能拦得住?
现在又这么说……
不过,他们已经习惯了。
“陛下,太子殿下这封信的确写得情真意切,可……”
蔡京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下来,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没再说出下面的话。
“可什么可?现在金兵都已经退走了,朕还要待在这里多久?”
赵佶一听这话,不耐烦地吼道:“小小镇江,百姓刁性难改,哪有开封民风淳朴?”
“朕困在这弹丸之地,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朕这心里的苦你们谁能了解?”
一掷千金的那一觉,睡得不是挺香的吗?
有人听到赵佶的话,心中吐槽了一句。
若非情势所迫,他们真不想跟着赵佶胡闹。
虽说跟着赵佶,只要会拍马屁就能晋升。
可赵佶做的事情都太过了,万一将来赵桓得势,他们这些顺应赵佶的人,只怕都会遭受清算。
童贯沉吟了下,说道:“陛下,既然太子殿下诚意请求您回去,那我们不妨就回去吧!”
蔡京听到这话,诧异的看向童贯。
回去干什么?
他是忘记了赵桓小儿对他们下的诛杀令了吗?
蔡京已经收到消息,他在京城的儿子都已经被赵桓给诛杀了。
可见赵桓对他们的恨意之深,杀意之盛。
若是不准备好就回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童贯身为内侍,跟在赵佶身边的时间最多,他自然更清楚赵佶的性格。
现在赵佶这个样子,那就是打定主意要回去了。
他们继续阻拦,对他们没好处。
况且,回去以后,谁遭殃还不好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