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秦子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狐线。他显然无法像秦子玉那样冷静,心中的焦虑和不安让他如坐针毡。终于,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主动向秦子玉请缨,希望能够上前线支援。
然而,秦子玉并没有立刻答应狐线的请求。他一脸严肃地看着狐线,郑重其事地说道:“你先别急,要相信狐虚。他一定能够应对当前的局面。”
狐线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面对秦子玉的决定,他也无可奈何,只得强忍着内心的焦躁,努力保持沉默。
然而,当他眼睁睁地看着前方的长枪方阵在战马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时,他的心就像被重锤持续敲击一般,疼痛难忍。
尽管如此,秦子玉却依旧稳如泰山,对狐虚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坚信狐虚有能力守住防线,尽管这过程可能会异常艰难。
而狐虚此时也确实守得非常辛苦,他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地抵御着骑兵一波又一波的攻击。但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必须硬着头皮继续坚持下去。
由于长枪兵的战斗方式极其简单,故而狐虚手下的这批士兵只要适应了当下的战场环境,就可以轻松驾驭战斗技巧,从而在战场上如鱼得水。
狐虚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犹如凤凰涅盘一般,实现了惊人的成长。起初,他面对敌人时惊慌失措,毫无头绪,但随着战斗的深入,他逐渐展现出了非凡的指挥才能和果敢决断。如今的他,已经完全脱胎换骨,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
秦子玉站在一旁,目光紧紧锁定着狐虚。他对狐虚的赞赏之情愈发明显,心中暗自感叹这个年轻人的潜力和成长速度。
这场战斗异常惨烈,阵亡的士兵们几乎都已尸骨无存,战场上弥漫着浓厚的死亡气息。然而,在这片血腥与混乱之中,狐虚却如同一座沉稳的山岳,巍然不动。
终于,狐虚出手了。他手中的长枪如同一条蛟龙出海,平举而出,带着无尽的威势,缓缓地递向敌人。
狼剑见状,毫不示弱,手中的战剑如同一道闪电,平推而出,所过之处,无论是敌人还是障碍物,都被轻易地摧毁,仿佛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挡它的前进。
刹那间,刀枪相撞,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狐虚稳稳地站在原地,如同山岳一般不可撼动,而狼剑却在空中翻腾了三周半,最终重重地摔落在地上。
这一次的碰撞,狐虚终于领悟并掌握了卸力的技巧,他成功地将狼剑的巨大冲击力化解于无形,展现出了他日益精进的战斗技艺。
狐虚突然发出一声怒吼,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耳欲聋。这声吼叫如同命令一般,让所有士兵的身体都不由自主地紧绷起来,进入了高度紧张的集训状态。
只见狐虚手持长枪,猛地向前一刺,动作迅猛而有力。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引导着长枪兵们迅速掌握新的卸力技巧。
长枪兵们紧紧跟随狐虚的动作,他们的领悟能力超乎想象,很快就理解并运用了这种新的技巧。在狐虚的示范和指导下,所有活着的士兵都成功地掌握了卸力技巧,他们的长枪在与敌人碰撞时,能够巧妙地卸去对方的力量,从而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然而,对于那些无法迅速掌握这一技巧的士兵来说,后果则是灾难性的。他们要么在与敌人的撞击中被撞得粉碎,要么身受重伤,生命垂危。
狐虚的刺枪动作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没有丝毫的停顿或犹豫。他的每一次刺击都准确地命中敌人的要害,给敌人造成致命的打击。
在后方观战的狐线看到这一幕,不禁感叹道:“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战阵之上才是最好的老师。以前我对此还心存疑虑,如今终于深信不疑了。因为在战场上,只有学会的人才能生存下来,学不会的人只有死路一条。”
秦子玉也叹息着说:“是啊,正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很多东西只有在战场上,才能真正融会贯通。”
狐线听了秦子玉的话,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大人为属下解惑,属下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