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水泥厂经过调查发现,这些客户去康鑫建材公司采购,不仅是因为价格便宜,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县政府里有人打了招呼。
这些建筑公司主要承建的项目都是县政府的,那是他们的财神爷。
财神爷发话了,他们哪敢不听。
就这样,红星水泥厂仅仅支撑了两年,就宣告破产倒闭。
李仕山听完后,冷冷地问道:“是县政府的谁打的招呼,这家公司背后的人是谁?”
范有亮说道:“据说是马占友发的话,不过有人猜测很有可能是李太奇授意的。”
李仕山闻言,问道:“这么说这家公司是李太奇家里亲戚开的?”
范有亮摇了摇头,“还真有人查过,和李太奇家里没有关系。这家公司的总部在保康,老板叫苏鑫,是保康本地人。”
李仕山琢磨了一下,分析道:“如此看来,能让李太奇出面撑腰,那就说明这家公司背后的人要比李太奇的身份高,至少是副市长这个级别的人物。”
范有亮点点头,“书记,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要不然,李太奇这些年也不敢在谷山如此嚣张跋扈,肆无忌惮。”
李仕山脑海里立刻就出现了一个人,那就是和李太奇关系最为密切的,常务副市长曹本章。
只有保持这样的利益输出,曹本章才会将李太奇收在麾下。
要不然一个五十多岁的县长,根本没有什么前途可言,曹本章要他何用。
不过稳妥起见,李仕山决定还是找人查一查这个叫苏鑫的人,看他到底是哪个市领导的亲戚。
水泥厂对于谷山县后面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这不仅是支援建设,还能创造几百个就业岗位,就凭这一点,足以李仕山要重新把水泥厂建起来。
李仕山也很清楚,水泥厂只是谷山县倒闭的众多国营企业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县城,还不知道有多少行业被“那些人”垄断掉。
这让李仕山想到了前世看到的一个论点,那就是“县城婆罗门” 现象。
在小县城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最上层就是最有权势或最富有的人。
他们要么在政府部门、医疗、教育、电力、公安司法系统等关键部门担任要职,要么在当地拥有大量的产业、商铺和房产。
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掌控了县城的大量资源,相互之间关系密切,经常聚会交流,形成一个紧密的社交圈。
虽然现在远没有二十多年后以后那么严重,可是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要知道,这样的趋势下去,就会让阶层固化,从而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
那些有才华的穷人家孩子,在看不到希望后,可能会选择离开县城,到大城市去寻找机会。
长此以往,县城将失去发展的内生动力,经济发展可能陷入停滞,社会矛盾也可能逐渐积累。
李仕山本就是草根出身,对于这种现象是最为痛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