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归航(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2432 字 2022-05-11

听海瑞说完,沈默轻声道:这些话,你我之间说说也就罢了,可千万别对外人说,记住抗倭,打得是日本人,不是对付我大明的平民造反,不然说出去会有麻烦的。

海瑞面上露出愤然之色,恨恨道:朝廷官府惯会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其实倭寇之乱。就是他们一手造成的只要朝廷的现状一天不改,就算大人收复了徐海,也会有张海王海李海刘海冒出来的

这不是咱们这种小角色该关心的事儿。沈默强笑一声道:刚峰兄,咱们不谈这个了

怎么就不该关心海瑞坐直身子,正色道:大人说的没错,我海瑞不是巡按御史,也不是省部高官,我只是个举人出身,出身于海岛蛮夷之地,若不是皇恩浩荡,我定然会终老南平教谕任上,如草木般凋零腐朽,在这世上留不下任何印记。

我很感激朝廷,能给我这个出来为官一方替百姓做些事情的机会,说这话时,海瑞的脸上分明闪动着神圣的光辉,只听他每一字都铿锵有力道:我也自知资质鲁钝,没有同僚那么聪明,搞不懂官场上那些门门道道皮里阳秋。所以我只能谨遵圣人教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是在长洲县开堂问案,在苏州城维持治安,还是到吴淞江上修堤,我都认认真真的去做,不求做到最好,但求竭尽所能。

原本我以为只要这样做,就上无愧于国家君父下有利于庶民百姓,就算是尽到一个为官者的本分。海瑞说着话锋一转,语调悲愤道:但我错了,大错特错因为我发现,如果不先改变一些东西,就算有一百个我一千个我,干出一千件一万件实事,也都会如空中楼阁,轻易便会被摧毁。

这个朝廷已经是无人不贪无处不黑,每个人都想着中饱私囊把大家的东西变成自家的;无论是田土赋税,盐铁课税,还是运河堤坝工程,都有人在等着,捞一笔好处于国于民有利,他们捞不着好处的事情,不干于国于民无利,但他们能捞到好处的事情,却大干特干不只浙直一带,全国两京一十三省全是这样的忘八犊子

海瑞面如寒铁,却须发皆张,声音无比愤怒道:他们为什么就能够肆行贪墨而愈贪愈烈就是因为在他们上面还有更多挥霍无度之人朝中有蟒袍玉带道貌岸然的大员;宫里有贪得无厌狐假虎威的中官,各地还有遍及天下的皇室宗亲。

都说是严党作祟,让大明败落成这个样子。海瑞哂笑道:我不是瞧不起他们,就凭严嵩严世蕃父子,就能把大明搞成这番模样我看他们担不起这个责任至少宫里和各地的藩王宗室,就不是为人臣者能管得着的大明朝落到今天这地步,这些人也难辞其咎

就拿那些藩王来说,国初洪武年间,宗室人口仅五十八人,到成化年间,玉牒所载宗室人口达八千二百零三人,至嘉靖初年又增加一倍,达一万八千余人,而今经过三十多年的承平,宗室人口已经超过三万五千人。这些天潢贵胄,全都不事生产,靠国家奉养按照规制,一个亲王要年供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缎纻丝绢纱罗冬布夏布各一千匹,其他各种开支更是数不胜数。一个亲王便要让国家靡费至此,那全部三万五千宗室,耗费的国帑又是多少大人算过没有

沈默摇摇头,轻声道:没有。

我算过我南直隶从嘉靖十年到三十年,平均每年存留粮米一百一十二万千石,可供给皇室宗亲府衙禄米却要二百四十三万石。以天下最富之南直隶,两年存留之粮尚不能供皇室府衙一年之禄米,其负担之重可见一斑。海瑞目眦欲裂道:更为可恨的是,这些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吏,不仅大肆享受着国帑奉养,还贪婪的大肆兼并土地。还拿我南直隶为例,至少七成土地,都集中在这些人手中,且靠着他们的特权,皆不纳赋于是上面那沉重的税赋,都要压在小民百姓的身上。

大人您想,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三成,却要纳全天下之税,养那些家有良田万顷的达官贵人,这世上还有公道可言吗还有老百姓的活路吗老百姓活不下去了,不造反难道还要坐以待毙吗。便听海瑞痛心疾首道:有道是天作孽犹可为,自作孽不可活,东南倭患之所以越演越烈,不正是官逼民反的结果吗老百姓但凡有活路,谁会背弃祖宗,铤而走险去当倭寇

所以我说,天下之大弊不除,东南永无宁日,朝廷永无宁日,我大明百姓永无宁日我海瑞愿以微薄之躯,拼死进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只要陛下能亲贤臣远小人,发愤图强,刷新政治,打击豪强限制宗室消灭兼并,让百姓有地种有饭吃有衣穿有钱花,谁还会下海当倭寇,则东南可不战而定,这才是人间正道在那里一刻,海瑞周身都被一种狂热的气息所包围,让人肃然起敬的同时,又不由自主的想要敬而远之。

~~~~~~~~~~~~~~~~~~~~~~~~~~~~~~~~~~~~~~~~~~~~~~

海瑞终于把话说完了,定定的望着沈默,却没有看到那怕一丝赞许的目光,他不禁有些失望,道不同不相为谋七个字,兀然浮上心头,他终于明白自己这条路,注定是孤独黑暗的了。

沈默看到海瑞脸上的失望,心里有些不忍,微微一笑,轻声道:到了南京之后,就把这些话藏在肚子里,不为别人着想,也得为你老娘想想,也得为自己传宗接代的使命想想,有道是穷则独善其身,你现在还不算富,还是先想办法独善己身,等着真有腾达的那一天,再兼济天下也不迟。

海瑞惊讶于沈默这话里的内容,不由问道:我去南京干什么

恭喜你了,海大人,沈默呵呵笑道:吏部上月就行文下来,命苏州同知海瑞,左迁为南京鸿胪寺卿,刚峰兄以举人出身,数年便官至四品,红袍加身,可是一桩佳话啊话虽如此,他的声音却随着海瑞的面色越来越难看,变得越来越小

海瑞虽然不通世故,却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南京是官员带职流放之地,那种地方有什么典礼礼仪需要安排所以南京鸿胪寺,更是闲得不能再闲的地方自己从好好的苏州同知,兼吴淞江河工委员,一下子发配到那种地方,显然极重的惩罚。他不由低声道:这是谁的主意

上面的意思,沈默轻声道:吏部下来的文,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我知道海瑞突然抬起头来道:是徐阁老,为了惩罚我当初让他丢人又丢地。

或许吧。沈默没法再装无知,轻声道:我也为你争取过,但我一个小小的知府没有办法,只能让你先去南京委屈一下,等一有机会,便把你调回来。

大人不用费神了。海瑞很快调整好了情绪,竟能笑出声道:四品官更好,我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上书,向朝廷提意见了。

沈默这才知道,感情自己刚才白嘱咐了,只好无奈的摇摇头,轻声道:保重吧,刚峰兄。

大人也是。海瑞也轻声道:只是以后,我没法再管着修吴淞江了,您要多费心了。

我会的,沈默点点头,答应下来道。

~~~~~~~~~~~~~~~~~~~~

本卷终,敬请期待下一卷鬼哭神啸朝天号

分割

第一章,然后接着写下一章,明天早晨发,弱弱的求一声保底月票哈

第四八六章归航

第四八六章归航,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