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二章 花开花落(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2434 字 2022-05-11

沈默听唐鹤征抽泣着讲解道:父亲早年在山间建筑茅屋,苦修一十六年,他立志践行孟子的教诲,摆脱物质欲望的y,砥砺心智,寻求突破。在那十六年间,无论寒暑,他都睡在一块门板上,冬天不生火炉,夏天不用扇子,一个月吃一回肉,身上的衣服也从不过两层,同时又不分昼夜的苦读,学遍了诸子百家,自天文乐律到地理兵法无不究其原委,终于写下六部经书,修行成功虽然面上满是哀伤,可他的表情却是骄傲的。

靠着深湛的气功,父亲一直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可毕竟还是肉体凡胎。那禁得起经年累月的苦修,已经到了摇摇欲坠的边缘。唐鹤征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哽咽道:原本他打算,写完书便休养生息,以续遐龄的,可这时倭寇肆虐东南,百姓生灵涂炭,朝廷束手无策,父亲怎能坐视偏安,便接受邀请,重新出山抗倭。

常年征战,让他的健康愈加恶化,那次得了败血病后,便一直没好,精力大不如前,只是他太好强,一直强撑着不愿告诉别人,唐鹤征道:到了今年更是浑身浮肿,举箸提笔诸多不易,且时常陷入昏迷,父亲知道,距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才上疏乞骸骨,上个月终于获准,这才离开宁波回常州老家说到这,这个与他父亲容貌极为相肖的青年,已经泣不成声,再也说不出来了。

这时候,舱里的老家人出来道:中丞,我们老爷醒了。沈默拍拍唐鹤征的肩膀,走进了船舱里。

沈默怀着悲怆的心情进去,却没有闻到浓重的药味,也没看到床上有人,甚至连被褥都整整齐齐,不像躺过人的样子。但唐顺之确实是在屋里,他穿着布袍端坐在软椅上那布袍虽然半旧,却象崭新的一样折痕分明,熨帖的穿在唐顺之身上,即使最华贵合身的锦袍也比不了。

唐顺之的面容清矍,双目深邃,正带着淡淡的微笑望着他的师侄,那翩然的风度令人如沐春风,就像别人跟沈默接触时的感受一样。

在这一刹那,沈默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一直以来,不知不觉的,都在模仿着这位潇洒倜傥温润如玉的师叔但始终还是不如人家原版来的挥洒自如,总能找到些许斧凿的痕迹。

眼前的一切,让沈默不由脱口道:师叔,莫非您消遣我他的意思是,你真是长病吗怎么不吃药,也不卧床呢

唐顺之淡淡一笑,缓缓伸出拢在袖子中的双手,沈默刚刚放松的心情,一下子沉下了去只见那双手,已经完全浮肿得发亮发黑,连指甲都脱落不见了。

~~~~~~~~~~~~~~~~~~~~~~~~~~~~~~~~~~~~~~~~~~~~~~~

唐顺之将双手拢到袖中,淡淡笑道:你师叔就是这么个死要面子的人,就是死,也得体体面面的,那种僵卧病床,便溺不禁的等死,我可不能接受。

那也总得吃药吧。沈默轻声道。

人生而有命,这是个定数唐顺之淡淡道:不到大限,阎王勾不走我;到了大限,华佗留不住我,又何苦要喝那些败胃口的黑汤子还不如这样好,至少屋里清洁,我也有胃口吃喝点好的。看到沈默双目通红,他又轻声安慰道:拙言不必如此,有道是有生皆苦,人从降世便嚎哭而来,一生经历过多少苦难折磨,而今我终于要卸下一切重担,魂游天地四方,怎能不欢笑而去你也要笑着送我才是。

唐顺之,字应德,号荆川,出生在常州武进,其祖其父都是进士出身,全都官至知府以上,乃是地地道道的书香门第,名门公子&039;。他更是天资超人,刻苦好学,十六岁中秀才,二十二岁中解元,次年中贡元,虽然在殿试时,与状元擦肩而过,却也取得第四名传胪的佳绩,年方弱冠便取得如此成绩,他足以让天下读书人顶礼膜拜。

他的主考官是那位靠大礼议鹊起的张璁,张首辅对他又分外器重,他仿佛踏入了仕途的快车道,时人都说,他能够十年后便登阁百相。但少年得志的唐顺之,有着不可避免的冲动与自视甚高,他深恨张璁发起大礼议,导致满朝刚直之臣或死或贬,从那时起朝中正气荡然无存阿谀攻讦者纷纷上位,所以不齿与张璁等人为伍,一年后就告病回乡,躲进山里苦读圣贤之书。

而后又给母亲守制,直到五年后,他才奉父亲之命,重回朝廷,在翰林院任职不到两年,眼看着国事糜烂,朝中暗无天日,他终于忍不住在集会中批评张璁弄权以致宵小当朝。这彻底激怒了气量狭隘的张璁,决定给这个心高气傲不识抬举的后生,一个最严厉的处分革职为民,永不起用

这一年,他才二十八岁。

五年后张璁下台,依照惯例,凡是被张阁老打倒的,都可以翻身了。徐阶如此,唐顺之也是如此,他起复为翰林院编修兼左春坊司谏,这一年,他三十二岁。

仅仅半年后,嘉靖十九年元旦,按惯例,皇帝要接受文武大臣的迎春朝贺,唐顺之与罗洪先赵时春三人向嘉靖皇帝进谏,提出嘉靖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后,再请太子朱载壑出文华殿,接受百官朝贺。这是因为嘉靖帝曾命朱载壑监国两年,但满朝文武都没有见过这位未来的皇帝,接受百官朝贺合乎礼法。

司谏的本职,便是进谏。谁知这一本分进谏引动了嘉靖帝那颗敏感猜忌的心,他看后勃然大怒道:料朕将不起也因为当时他正好生病在床,便认为是大臣起了异心,预料他快要驾崩,要请太子出阁来当皇帝了。

他在唐顺之等人的疏状上,用朱笔批了一百多字的严厉谴责,将他三人革职为民,永不起用同样的厄运再次降临,这一年,唐顺之年仅三十二岁。

而后便是十六年的山中苦修,待到再次被推荐出山时,已经是近五十岁的老人了离二十三岁中进士,已经过去二十五年了,二十五年间,他只有四年多在朝为官,其余时间大都被革职为民,在家永不叙用了。

家人劝他,你向来没有错,却遭到这么多年的苦难,就算不出山,也没人说你什么。他却道:向已隶名仕籍,此身非我有,安得计较荣辱便毅然决然的出山了

数年舟船,征战至今,终于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他这才了无遗憾的解除了自己的责任,乘舟回乡埋骨

~~~~~~~~~~~~~~~~~~~~~~~~~~~~~~~~~~~~~~~~~~~~

面对着这位堪破生死祸福,视己身如臭皮囊的贤者,沈默若有所悟,恭敬得双膝跪倒,轻声问道:敢问师叔,如何视荣华为无物,置生死于度外

唐顺之微微一笑,轻声道:先生曾言:你看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顿一顿,接着道:这是我心学的至理,须得用一生解读,此花在你心中,必与我心中之花不同,所以我没法教你。

您的意思是,让我自己用心去体悟吗。沈默轻声问道。

是这样的,唐顺之缓缓道:但师叔弥留之际,可将自己的心得与你参考。

师叔请讲。沈默肃容屏息道。

分割

第一章,一定一定会有下一章的,月票鼓励一下啊

第四九二章花开花落

第四九二章花开花落,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