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道好诗,一下子,不分南北东西中,除了福建士子外,都一个劲儿的叫好大伙儿也是存心,早看不惯那福建举子的嚣张,想找人压倒他。所以这白胖子一出生,风头便盖过了那福建举子。
只有他边上的年轻人暗暗偷笑,心说:言为心声,看来文长兄相思成灰,已经快要为那女人魔怔了,我得尽快帮他促成这事儿。
~~~~~~~~~~~~~~~~~~~~~~~~~~~~~~~~~~~~~~~~~~~~~~~~~~
那福建举子愣了一会儿,端详白胖子这一桌片刻,突然笑道:原来是文名天下的文长先生,学生输得不冤说着躬身施礼道:学生福州末学郑堂,见过文长先生。
一听这白胖子居然是徐渭,满屋子举人呼啦一声全站起来,登时把方才的意气之争抛在脑后。参观当世大名人为重。徐渭幼年成名,不到二十岁,便已经名扬全国了,与王世贞李攀龙并称文坛领袖,有南徐北王中攀龙的称谓,在读书人眼里,绝对是偶像级的人物。
不好玩,不好玩。如果是被一群姑娘色迷迷的盯着,徐渭定然甘之若饴,可被这帮臭男人火辣辣的看着,他不禁浑身寒毛直竖,大摇其头道:我是来吃饭的,你们当我不存在好了。
他的愿望很快得以实现。因为他的暴露,他所坐的一桌,自然成为了焦点,连带着边上幸灾乐祸的沈默,也进入了众人的视线。
便有眼尖的举子认出了他,惊叫道:天哪,竟然是恩师很快引起了一连串的反响,有南直隶的有浙江有江西的湖广的甚至还有福建的。在确定是沈默本人后,众人纷纷离席,呼啦啦跑过来一片,满脸慕孺的跪在沈默桌前道:学生拜见恩师还有很多易动情的,都是眼圈通红。
沈默这个尴尬呀,刚笑话了徐渭,这下自己也不能幸免了。
这都是因为他在苏州的五年里,花费巨资扩建苏州府学,为学生们联系各大书院,延请名师来苏州客座讲授,不仅不收取一分学费,还给生活困难的学生以补贴给学业优秀的学生以奖励;他本人也亲力亲为,不论公务多忙,每月都有七八天的时间在书院中度过,或是讲学,或是解惑,或是为学生们处理生活上的困难;更难得的是,他还没有狭隘的地域观念,十分欢迎外地士子前来游学,并给予本地士子同样的待遇。这样德才兼备一视同仁的师长,自然深受士子们的敬重。
有理由相信,此刻士子们的表现,是真情的流露。
沈默起身相扶道:都快快起来,别打扰人家饭馆的生意。
学生们是听话的,闻言纷纷起身,但仍然围在他身边不愿离开。
这位到底是何方神圣自然更多的人,是不认识沈默的,见他年纪轻轻眉清目秀,仿若家世清华的贵公子&039;,怎么成了这么多人的恩师了不由好奇的打听起来。
说出来吓你一跳便有个沈默的学生得意道:千年科举,我们恩师是头一位
头一位什么旁人更好奇道。
头一位连中六元那学生的嘴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与有荣焉道。
啊原来是沈六首这下全明白了。众人用比方才看徐渭时,火辣十倍的目光看向沈默,把他围了个里外三层水泄不通这倒不是说沈默比徐渭还有名气,而是值此大比前夕,能见到传说中的考试之王,大家都觉着是莫大的运气,所有都想靠他近点,沾点灵气,增加点考试运。
大明科举吉祥物,非沈六首莫属啊
~~~~~~~~~~~~~~~~~~~~~~~~~~~~~~~~~~~~~~~~~~~~~~~~~
沈默费了老劲儿,才把众人都打发回去这还是因为他的学生们听他话,把同乡们硬拉回座位上,这才让他眼前清静起来。
沈默端起酒杯,起身朝众人敬酒道:本人就是沈默,侥幸的中不足为奇,今日赋闲在家,本想感怀一下昔日应考的气氛,这才拉了文长兄,一起来这琼林楼吃酒。他先点明自己是闲人一个,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然后笑道:果然不虚此行,目睹了一场无比精彩的文斗,实在是厉害啊让我这个听众都觉着过瘾之极
他知道那些被自己抢了戏的,心中必然不爽,但这几句惠而不费的赞美一抛出去,那些人心里都美滋滋的,觉着被沈六首夸奖了,必然会有好运气。
为了表示感谢,沈默顿一顿,微笑道:我想敬几位出来比试的朋友一杯酒,不知能否赏脸
真是太谦逊太平易近人了众人闻言心说:也不知是谁赏谁的脸那些个方才比试的举子自然受宠若惊的出来到沈默面前此刻也不觉着他是个年青人了,都被他的身份眩晕了。
沈默亲切的问他们姓名籍贯,原来那福建举子名叫郑堂,字汝昂,号雪樵,福州人士。
那浙江举子叫余有丁字丙仲,号同麓,宁波府人氏,不过从没去过苏州,更没见过沈默。
那南直隶举子他本就认识,是王世贞的弟弟王世懋,江苏太仓人。
那江西举子叫杨时乔,字宜迁,号止庵,宜州人。
还有那个滑稽的湖广士子,名叫孙应元,嘉靖的同乡。
其余的三人也一一禀报姓名,沈默都礼貌的致意,然后与他们碰一杯,自己先干为敬,九人也紧跟着全喝了。
饮罢,沈默对他们九个微笑道:你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我提议你们互相敬一个,如何
九人无不应允,便互相敬了一杯,想起方才的意气之争,觉着都有些不好意思。沈默开心道:这样多好,甭管咱是哪里人,都是大明的子民。相互切磋比个高下都是可以的,但伤感情咱们是不做的,对不对啊诸位
众人纷纷点头道:谢大人教诲。
什么教诲就是几句掏心窝子的话。沈默摆摆手,搁下杯子道:为什么咱们大明这么多人,还被俺答倭寇之流欺负就是因为咱们不团结,喜欢自己人架秧子,这样是谁也打不过的。说完自己也乐了,道:我今天不是什么大人,这话就是随便说说,诸位觉着有道理就听听,没道理就当耳旁风吧。说着一拍徐渭道:咱们走吧,大家伙还没吃饭呢,咱们在这儿影响大家食欲。
分割
这些诗词谜语之类的玩意儿,大部分是有出处的,但大都经过我再加工,多行改头换面添油加醋。而且诸如其中徐渭的诗和那个落地无声令中的后三个之类,是我纯原创的。所以难免有纰漏,只为博君一笑,不要深究,大家请见谅
推荐本书,仙真道,书号1598434
第六二二章抢戏
第六二二章抢戏,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