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也是这个意思。余寅点头符合道。
这个三人正在热议,一直若有所思的沈默,轻声开腔道:在宫里的时候,徐阁老跟我提过,说想让我接任礼部尚书,然后尽快入阁。
他会那么好心沈明臣表示怀疑,王寅也不以为然道:不是缓兵之计吧。
应该是真的。沈默还没回答,余寅却很肯定道:但徐阁老不是为了大人,而是为了另外一位。
谁众人齐声问道。
和他一起拟遗诏的人。余寅也不卖关子道:方才句章兄所说,也是张居正的忧虑,如果那些老臣回来,张居正的出头之日何在
所以徐阶很有可能会在近期,操纵张居正入阁沈明臣茅塞顿开道:但张居正的声望资历都太浅薄,百官肯定不服,这就是拖上大人的原因了。以大人的声望入阁,百官不会说什么,但只要大人一成为大学士,张居正入阁的难度就骤降了,毕竟您比他整整小了一旬,中进士也晚了十二年,没人再好拿他的资历说事了
而且很有可能,王寅道:徐阶会安排你们俩一日入阁,因为张居正比大人早登科,在内阁中,将会排在您的前头。
在三位谋士抽丝剥茧的分析中,困扰沈默多日的谜团,终于解开了。他眼前一片豁然开朗,拊掌道:原来如此,看来徐阁老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啊。
是啊。沈明臣点头感慨道:在当今没掌握朝政以前,只有徐阁老有资格下这盘棋,就连高拱,别看他横冲直撞,也不过棋盘上一只耀武扬威的車而已可笑还不自量力,妄想跟下棋的人一决雌雄。
呵呵王寅却摇头道:高拱虽然目前不如徐阶,但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根深叶茂,气运昌盛,长期我看好他。
话题到了沈默今后该如何自处,这也是他最想知道的,便问道:如今徐高相争,我和他们的关系都不错,但又都不算太铁,若真有入阁那天,该如何自处呢
这个么王寅笑道:我再送大人八个字。
请讲。沈默笑道:这次肯定照做。
明向华亭,暗结新郑。王寅微微笑道:如此,才能始终保证您,不被排除在权力核心外。
问题是,我就是再向着徐阁老,他也不会对我和张居正一视同仁的,一次次教训之后,沈默不敢小觑天下英雄,所以也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了,把心里最窝火的问题也提出来了。
呵呵,这个我们讨论过沈明臣笑道:大人,那是因为您的方法没用对。
何解沈默问道。
您想啊,徐阁老为什么如此看重张居正呢沈明臣道。
呃沈默沉吟道:因为张太岳很优秀。
我怎么觉着您比他优秀呢沈明臣笑道。
因为他相信,张太岳是他合适的传人。沈默只好换个理由道:或者说,他认为张居正更适合这个大明。
明臣点头道:从嘉靖二十六年,两人在翰林院结缔师生关系之后,徐阶一直视其为理所当然的继承人,据说他在和张居正相处一段时间后,曾亲口对他说:张君,将来一定要尽忠报国啊
不夸张的说,二十年来,徐阁老都在倾尽全力栽培他雕琢他。据我所知,张居正当年,也是个名士气很重的人,颇能慷慨任事,看不得老师对严嵩虚与委蛇,时常喊打喊杀,要跟严嵩拼个痛快。听说他曾写信给徐阶道:即抗浮云之志,遗世独往,亦一快也
沈默想到初识张太岳的时候,那时候他是多么的光明磊落,让人心折啊一转眼十年过去,张居正确实改变了许多。如果说他以前一味刚强不折的话,那现在则是刚柔相济,高深莫测了。
显然,徐阶的潜移默化,磨掉了张居正身上的棱角,赋予了他政治斗争中,所必须的隐忍和阴狠。只有这样,方能成大器。
很多机密的国家大事,本不该张居正知道,徐阶却偏偏和他商量。沈明臣接着道:其实徐阁老心里早有主意,但非要等着学生说出来,这就是在可以的栽培他。
是啊,徐阶在他身上倾注了那么多心血,就为了塑造出个理想的接替人来。王寅点头道:所以大人也别不平衡,谁让您比他晚了十二年呢。
说起来,张太岳属鸡,十七岁中进士;大人也属鸡,也是十七岁中进士。真是一时瑜亮,也难为徐阁老了。沈明臣突然笑起来道。
呵呵,好像高拱也是属鸡的。余寅笑道:大人和他俩每人差一旬,真是巧合啊。
真巧,要是都入了阁,内阁不成鸡窝了沈默开个玩笑,望向沈明臣道:你还没说,我怎么没用对方法呢。知识分子就是这毛病,有话不直说,非得绕上个大圈子。
大人固然很优秀,但张居正也很优秀,徐阁老用谁都一样,而且他家在苏州,很清楚您本身的实力,所以宁肯扶植个没什么个人势力的接替,至少还能好控制不是。沈明臣道:但张居正也不是完全让徐阁老满意,有一点他就比不了大人。
默险些抓狂了。
他不信王学,而大人您是王学门人,沈明臣笑道:徐阁老对推广王学不遗余力,但他这个学生,却很不得力。您应该利用这个机会,高高举起王学的大旗,他不是爱推广王学吗您也写几本,最好是关于你们那派与泰州学派融合的。他不是爱组织讲学吗您也组织,把他们泰州学派高高抬起来,这样既能让徐阁老知道,您才是他的道统传人,咱们也可以趁机,把自己的事情办了。
沈默茅塞顿开。
分割
大家的月票给力,俺写得也给力,可他们追得更给力,最后一天了,咱就都加把劲儿,我再去写一章,你们谁还有票,别都藏着了,投出来吧
第七六八章上朝喽中
第七六八章上朝喽,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