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给学生张居正再傻也能听出其中三味来了:铺平道路吗。
不错。徐阶点头道:有了李春芳在先,你就不那么突兀了。又问道:知道我为何要让你亲近高拱吗。
张居正轻声道:为了让他不反对
知道我为什么把爱女,许配给张四维吗。徐阶终于在一番铺垫之后,把那层窗纸捅破了。
但张居正还是面色一变,低声道:老师是为我好除此之外,肯定还有一番利益交换,徐阶不说,张居正也不能问。
不错,你我单是师生,我怎么提拔你,别人只能心里别扭,嘴上说不出什么。徐阶沉声道:可要成了翁婿一家人,我只能把你发配的远远地了。
是学生不懂事一股暖流在张居正周身游走,他现在满腔满肺的喜悦感激,原先那些怨气,倏然便消失不见了。这下没法淡定下去了,对徐阶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起身叩首道:学生粉身碎骨,也不能报答老师一二
老师如此对你,不是存了什么私心,而是期许你能成为救时良相。徐阶沉声道:希望你能好自为之,不要辜负我今日的期望。
学生谨记老师教诲,若有违背,天诛地灭张居正赌咒道至于关于杨博的话题,自然不会再提。
~~~~~~~~~~~~~~~~~~~~~~~~~~~~~~~~~~~~~~~~~~~~~~~~~~
没用张居正等多久,报捷的快骑飞报入京,一场不被看好的战役,以大明全胜告终。
这种事没人敢撒谎,但习惯了失败的大员们,还是不敢相信,大明能全歼三万蒙古骑兵,这得掺了多少水但很快兵部和都察院的专员,从前线发回了勘查报告,经过反复核实,此役歼敌一万七千人其中大多是受伤落马后,被明军补刀斩杀的;俘虏八千人。并斩杀俺答之叔剌布克台吉,俘虏俺答之子布彦台吉,以及大名鼎鼎的汉奸赵全。
内阁和兵部这才确信无疑,赶紧禀报一直悬着小心肝的隆庆皇帝。隆庆闻言欣喜若狂,昂首向天高呼道:父皇啊,儿子托您护佑,替您报了大仇,也总算不负您在天之灵了之所以说报仇,是因为在庚戍之变中,俺答让嘉靖丢尽了颜面,嘉靖深以为恨,甚至说出了,谁能取俺答首级,他就封谁为国公的话现在同样的遭遇下,他却把俺答给打败了,当然可以这样说,只是听起来有些怪怪的,好像在向他爹炫耀一般。
人逢喜事精神爽,隆庆也不再整天窝在后宫玩亲亲了,第二天早早上朝,和他的大臣们共同商议战后事宜。徐阶也是喜气洋洋,代表皇帝先发话道:今日能在此庆祝胜利,上赖皇上英明神武,下仗将士三军用命,各位也都是出了大力的。今日咱们集思广议,全始全终,给这场胜仗再添光彩。
众大臣连连称是,这时候也不分什么主战派,主和派了,全都把自己当成是胜利派,一个个与有荣焉的样子。
杨博是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与徐阶平起平坐的重臣,每遇大事,也都是他先发言的。虽然在战前,他扮演的角色不太光彩,可也没留下任何把柄。所以今日他也是神采奕奕,当仁不让地先说话了:元翁说的是,今日我等商议祝捷之事,倒让我想起了当年想当初庚戌之变,蒙古人兵临城下之时,先帝也是在这里召见了群臣的,当时他龙颜惨淡,圣心憔悴,我们这些当臣子的羞愧欲死,今日终于把仇报了说着两眼含泪的看看翰林院的人道:你们得好好的写一篇祭文,祭告先帝才是正理。
这话说得众人连连点头,高高在上的隆庆皇帝更是红光满面,大声附和道:是啊,是啊今日先帝若在,老人家不定多高兴哪
张居正虽然也跟着点头,但心里却冷笑道,老杨博也真够厉害的,一番抚今忆昔摆资历,便把自己身上的反战污点洗去,还讨得皇帝龙颜大悦。
却也不是谁都那么健忘,大伙儿正笑着,突然有人怪声道:有些人真有意思,当初明明说绝对不能出战,还推三阻四不让人家出战,现在见人家打赢了,又来摘桃子脸皮可真是够厚的
朝堂上气氛一滞,众人一看,是那御史詹仰庇,高拱马上训斥道:你胡说八道什么
其实高拱是在保护他,可惜詹御史还没混明白官场,还以为高拱替杨博说话呢,硬着脖子道:说谁谁清楚顿时那帮子同行们也嚷嚷起来。
杨博却恍若无事的笑道:既然是战前议论,就得允许有不同意见。一旦定下来,老夫可是全力支持的,难道你不知道,宣大兵营之乱是谁平息的又是谁为沈大人重组了马家军,还担着天大的干系,派出了最精锐的神机营这些话必须说明白,因为官场最爱痛打落水狗,他必须保证自己始终正确至少是名义上的正确,才能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詹仰庇还要再说,徐阶出声道:蒲州公说得对,既然是讨论,自然言者无罪,更不能当成事后的罪证了。
徐阶的威望太强了,詹仰庇也只能住嘴,但杨博的脸面也丢尽了。
徐阶赶紧岔开话题道:此役有功之臣,该当如何奖赏,还请万岁圣裁。虽然内阁现在几乎是管天管地,但因为恩出于上根深蒂固,所以有关奖赏事宜,还是要让皇帝来决定的。
隆庆想一想,也不知该怎么赏,就转头问高拱道:朕不大熟悉典章制度,依高阁老之见,对沈大人他们,怎么赏功才最合适呢
高拱沉吟回答:回禀皇上,按礼制,此乃平虏之功,沈默现在是礼部尚书,按例应加太子太保。顿一顿道:有道是,爵以赏功,职以任能。为臣以为,沈拙言不但功高,而且有办大事之能力。内阁里人手不够,我们四个老头子也忙不过来,不如让他入阁来参赞机枢,分担一下我们肩上的担子,岂不是两全齐美
听了这话,众人不禁又羡又妒,心说沈大人是劳苦功高,不过这才当上尚书几天这也太快了吧。但转念一想,入阁有啥好的进去还不得论资排辈徐阁老才六十三,高阁老五十四,李春芳和郭朴更年轻,沈默得坐多长时间冷板凳,才能熬出头啊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但也确实在理
那厢间,徐阶却变了脸色,高肃卿好眼力啊,竟能看穿我下一步,抢先卖好给沈默,显然是要让沈默日后不好偏帮。徐阶这个气啊,却又不能落后,也出声道:是啊陛下,老臣也正有此意,不过内阁缺人不止一个,臣以为户部左侍郎张居正此役功劳甚大,也可以入阁襄赞
分割
把大纲重新捋了一遍,让情节更紧凑,好年内完工
第七八二章凯旋中
第七八二章凯旋,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