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默三个初入内阁,还没有什么具体任务,徐阶对他们的要求是,尽快从原先的具体部务中脱离出来,建立起处理问题的全局观念,所以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观察学习。闻听庞尚鹏三个字,沈默和张居正几乎同时抬起头来,因为他正是试点一条鞭法的两名官员之一。
都是什么罪名徐阶摘下眼镜,没有接李春芳手里的奏疏。
主要因为他在广州各县强行清丈田亩,闹得人心惶惶,当地士绅联合起来抵制,结果发生了冲突,出了十几条人命,造成的影响十分恶劣李春芳已经对这些奏疏,进行了归纳总结,道:也难怪粤籍御史们众口一词,齐齐地上疏弹劾他
高拱闻言插话道:你是说,弹劾他的都是广东籍的御史
是的。李春芳点点头道:家乡出了这种事,肯定有父老乡亲写信给他们诉苦,为此愤而上书也是情有可原的。李春芳从来是一团和气,但不代表他没有观点,他话里为粤籍御史开脱,话外就是对他们弹劾庞尚鹏的支持。
不是说,庞尚鹏在广州试行一条鞭法吗。郭朴一脸奇怪道:怎么又开始丈量土地了难道他把一条鞭法推广成了他哪能不知道其中的缘由,装作无知不过是为了把清丈田亩和推行一条鞭法联系起来,自然有人接着他的话头往下说。果然,便听高拱道:所谓一条鞭,就是把各项税赋全都摊到田亩里去,要想推行一条鞭发,当然要先丈量田亩。
原来如此郭朴恍然道:那么说,那些反对清丈田亩的士绅,其实反对一条鞭法了
他们当然怕,一旦按照田亩数征税,许多人可要大出血了。高拱嘲讽道:家有良田万顷,却比小农交的税还少,这种好事,要一去不复返了,他们自然坐不住了。也难怪士绅会反对。若按一条鞭法,根据田亩征收田赋,不再按户征收税费。此前所有摊派项目,无论名目为何一概取消。这种法子推行开来,恐怕不光大户受不了,即使是广东阖省的官吏,对此法也十分的痛恨。因为如此一来,他们既不能摊派了,又不能在征收实物时,中饱私囊了,
自然叫苦不迭。
~~~~~~~~~~~~~~~~~~~~~~~~~~~~~~~~~~~~~~
听了哼哈二将的一唱一和,徐阶脸色阴沉下来,赶紧咳嗽一声掩盖过去,声音平静道:明年改元,新朝肇始,一定要平稳的度过,给隆庆新政开个好头。这时候安定压倒一切,大明两京十三省亿兆子民,我等谨守成宪尚且事端层出,况又标新立异乎说着声调严厉道:都像他这样,不守成宪,兴来革去,天下岂不大乱顿一顿道:我看这个庞尚鹏不必干了,此等不安分之人,就是祸国殃民的种子,老夫建议对他就地解职,永不叙用徐阁老大刀金马的亮出立场,一是因为苦于没有代言人,二是压住后面要唱反调的当然高拱是压不住的,他只是让别人闭嘴。
结果非但其余人没反对,连高拱也一拍几案,连声道:好好好
高阁老也觉着那些御史弹劾的好李春芳吃惊的注视着高拱,心说怎么突然转性了
他却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只听高拱冷笑连连道:我可没这么说,我是为那些官员高兴要是一条鞭法落实下去,他们就没了上下其手的机会,财路断绝,还怎么花天酒地养小老婆&039;现在咱们把庞尚鹏撤了,恢复所谓的成宪,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该当如何的欢欣雀跃,不禁替他们叫起好来。
呵呵李春芳竟毫无火气,还笑得出来道:原来如此,倒是我会错意了。但高拱的矛头直指徐阶,他不得不多说两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步子太大不行,标新立异也不行,那庞尚鹏如此急躁任性,恐怕非封疆大吏的合适人选。
那什么样的人合适难道是那些不思进取一味维持的官员么高拱脖子一梗,厉声道:我大明积弊重重,其中最尖锐的矛盾,便是贫者益贫富者益富,以至于民怨沸腾,危及社稷何以至此是因为国朝所谓的成宪,漏洞百出,致使小民难以为继,官绅贪婪无度顿一顿道:如今我隆庆皇帝虚怀若谷垂拱而治,将国事托付政府这正是我辈兴革递嬗开创新局之良机,像庞尚鹏这样不必诽谤不计得失的干吏,非但不能处罚,还得奖恤有加我建议,把那些个告他的言官,统统都革职永不叙用
你不是要把一个革职不用吗那我就还你七个革职不用,这叫针锋相对就看谁更狠了。
眼观风闻奏事,徐阶皱眉道:就算不属实,也不应受到追究,不然会坏了朝廷正气对科道言官他是一贯的保护有加。
谁知高拱却哂笑道:元翁果然是博大宽柔和辑中外,只为何为独独对言官们如此宽容,却对锐意改革者格外挑剔
分割
有个桥段应该用在这里,却死活想不起细节了,查了半天的书也没找到,所以晚了点,扫瑞啊
船说
第七八六章争执上
第七八六章争执上,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