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一章 春寒料峭 (下)(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2571 字 2022-05-11

没有人能和张居正当面辩驳,因为在真相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的

然而这不代表张居正的建议会被采纳,因为真相总会被强权默默。两道奏疏递上去后,前一道仅得到批示一句知道了,便再无下文,后一道则直接被束之高阁。

~~~~~~~~~~~~~~~~~~~~~~~~~~~~~~~~~~~

出了正月,内阁的人事安排有了变动,因为起复官员基本到位,张居正和陈以勤都不再兼任部务,而只是以尚书衔专任大学士户部尚书由葛守礼接任兵部尚书则是王国光,吏部左侍郎由钟卿接任,因为这些官员本身,就是通过遗诏起复的,所以无需经过廷推,便可直接上任。

而内阁本身的工作,也由原先的集体统管,细化为专门负责。除徐阶仍总揽全局外,高拱分管吏部事务郭朴分管刑部事务李春芳分管礼部事务沈默分管兵部事务陈以勤分管工部事务张居正分管户部事务。这是徐阶高调提出三还纲领后,十分重要的一次践行。对于首辅来说,不再事无巨细的过问,只负责国政方针朝廷大事,既可以摆脱揽权之名,又能从繁重的具体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好的通观全局,把握大政。

不过放权的是首辅,对内阁整体来说,这却是一次权力的加强,六位大学士对应六部,每人专门负责一摊,功过都要自己承担,无疑会使阁员与各部的联系更加紧密,过问大小事务更加频繁。必然要对各部堂上官的权力,造成或多或少的削弱至于多少,就看各人的本事了。

这一系列人事安排,皆是出自徐阶之手,细细一品,里面学问不小。六个大学士和六位尚书大人配对,每一对都有不一样的风情:

礼部是夫唱妇随型,尚书赵贞吉,霹雳火似的老资格,而分管礼部的李春芳偏又是和风细雨似的性子,从不肯与人争执,相信他们以后会相处愉快,但大事小情还是赵贞吉说了算。

工部是鸡犬不宁型,陈以勤和尚书雷礼都不是好脾气,还分数不同阵营,一个是高拱的盟友,一个是徐阶的走狗,偏偏工部又是个特较真儿的衙门,这两位凑一块儿,不吵架就怪了。

刑部是阳奉阴违型,郭朴威望高黄光升心机重,两人同样是分属徐高阵营,相互自有一番较量,但刑部的情况比较特殊,刑侦量刑自有律法可依,是六部中独立性最好的,很少有需要请示内阁的地方。郭朴就是想管,也没太多可插手的地方,以黄光升的本事,糊弄住老郭还不成问题

户部是精锐组合型,葛守礼是比徐阶还年长一岁的老臣,原先就是老资格的户部尚书,老成持重,经验丰富。而张居正胸有大才锐意进取,加上同样才能出色稳重干练的左侍郎徐养正右侍郎刘体乾,组成了冠绝六部的豪华组合。徐阶同样认识到,大明的财政危机,已经到了非扭转不可的程度,故而尽遣手下大将,要将户部作为隆庆新政的突破口。

吏部则是强强结合,老高与老杨,朝廷的两巨头,一样的强一样的硬,凑在一起,又是管着朝廷的选官治吏,到底谁听谁的一开始还有可能顾着面子,相互客气,但时间一长,必然要生龃龉架秧子,再亲密的关系也得反目

而兵部则是难以插足型,王崇古虽然没当上兵部尚书,但新任的本兵王国光,也是山西人,加上同为山西人右侍郎霍冀,直接把兵部给包圆了。就算老杨博不说话,沈默也插不进手去吕布虽勇敌不过三英,难逃打酱油的命运啊

~~~~~~~~~~~~~~~~~~~~~~~~~~~~~~~~~~~~~~

首辅的宝座谁都喜欢,要想坐稳了,不被人夺去,就得有自己的绝活。严嵩的方法是几十年如一,豁出命去伺候皇帝,才报得荣宠不衰。而徐阶不可能像严嵩那样,丢尽大臣体面,去讨新皇帝欢心,所以只能用别的办法稳固地位那就是周密的人事安排。不夸张的说,徐阁老最近几年,主要精力都用在人事安排上,他把两京三十六衙门当成棋盘,从容布子环环相扣,将自己的一切意图,都体现在对朝中官员的任命和安排上。

所以徐阶可以在别处放权,但人事大权绝对不会放,哪怕是张居正也不能改变他的主意其实张居正强烈推荐,自己的至交好友王国光来接任户部尚书,但徐阶却坚持将葛守礼安排到了户部。究其原因,乃是徐阁老对张居正过于激进的改革方略感到不安,他虽然知道改革迫在眉睫,却依然希望以平稳的方式循序渐进,所以让葛守礼坐镇户部,就是给张居正这匹神骏装上缰绳,不要改革没搞成,还弄得天怒人怨,没法收场。

对于张居正来说,这个春天有点冷,他彻底明白了,虽然老师一直在努力为自己铺下红地毯,但徐阶想要的,是一个对他言听计从的接替人,而不是跟他对着干的讨债鬼。所以徐阶对自己固然照拂无加,却也有力度不小的打压他一直不许自己独当一面,恐怕在保护之外,还有防止自己自成一派的原因吧。

显然在徐老师看来,永远依赖自己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老想跟自己搞小动作的,就会像沈默那样吃板子,太岳同学,你是想当好学生,还是吃板子呢

畅想中文网

分割

分割

扫瑞啊,昨晚写着写着困着了,也没跟大家请假,我该死哈为了补偿大家,今日两更哈。另外字数够了,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赔个小罪。

提起王国光,突然想起万历野获编上的一条轶闻,摘下来大家一起葱白一下:

老人渔色山西阳城王太宰国光,休致时已七十馀,尚健饮啖,御女如少壮时。至今上十八年,则去国凡九年矣,时阳城民白好礼者,病亡,其妻李氏,国色也,王夙慕其艳,托诸生田大狩等,诱以为妾。其翁名白书,初执不从,后以威协,再以利动,遂许焉。李氏誓不更适,又力逼之,以刀刎死,一时传为奇事。按臣乔壁星得之,遂疏以闻。上命查勘后,亦不竟其事而罢。夫逾八之年,或嗜仕进,营财贿者,世亦有之,至于渔色宣y,作少年伎俩,则未之前闻。或云王善房中术,以故老而不衰。

伟哉,王公,堪称中国之休海夫纳

第七九一章春寒料峭下

第七九一章春寒料峭下,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