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苦笑道:看完了。他都看完十几天了,还以为皇帝忘了呢。
怎么个情况隆庆问道。
在京七品以上官员,共上九百三十七份奏本,陈宏如数家珍道:其中单纯贺表四百三十份;为徐阁老叫屈的五百零六份。其实徐阶这次让杨博坑苦了老西儿预料到徐阶的人,会在贺表里替他说话。便让自己的人也帮着徐阶说话,再加上那些听到消息,匆忙跟风的,竟然搞出了这么大的阵容
听到有超过半数的官员,都在为徐阶叫屈,隆庆脸色有些发黄,这是赤luo裸的示威啊但一转念,又道:四百三加五百零六,是九百三十六,怎么还差一份呢
剩下一份,便是当时那本蓝色的。陈宏面色微变道:不是贺表
那是什么隆庆皱眉道:不要吞吞吐吐。
是弹章。陈宏的声音更低了:户科左给事中张齐,弹劾内阁首辅徐阶的
念隆庆闭上眼睛,哪怕是为了解恨,他也想听听。
是陈宏便将那本蓝色奏本取来,轻声为皇帝念叨:微臣户部左给事中张齐谨奏劾内阁大学士徐阶不忠不正六事。
这六件事分别是:
一,徐阶在先帝时,当十八年内阁大臣。先帝崇拜神仙,大兴土木,徐阶全都一力赞成,还为先帝写青词炼金丹赞玄修,此乃逢君之恶,佞臣之举也。
二,当先帝一驾崩,他就拟写遗诏来数落先帝那些过错。此乃为人臣不忠。
三,徐阶与严嵩共事十五年,缔交连姻,曾无一言相忤。其明知严嵩父子乃奸臣,仍然以奴婢自居,此乃摇尾乞怜小人之举也。
四,及严氏败,徐阶却背后攻之,并杀其子。此乃与人交不信,不忠不信大节久已亏矣。
五,先前边关多次告急,皇上屡次宣谕,阶却充耳不闻,此乃不思国事,尸位素餐也。
六,徐阶自成为首辅以来,对国事无动于衷置之不理,只顾着四处拉关系扩人脉,排除异己打击同僚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此乃擅作威福的权奸之举。天下人惟知有徐阶,不知有陛下久矣
这份弹章写得很犀利,每条罪状都很有分量,比如疏中所劾遗诏一事,已经为高拱郭朴在任时所质疑,其他事宜也直击要害,然而所有六条加起来,不及最后那一句天下人只知有徐阶,不知有陛下久矣
其实这不是张齐的独创,当初邹应龙倒严时,便有天下人只知有嵩,不知有陛下的句子;再往前,还有天下人只知有刘谨,不知有陛下矣总之讨伐权奸的檄文中,总是少不了这一句。
不是写弹章的人缺乏文采,而是这句话,实在太有杀伤力了,屡试不爽,为何要换新的呢
现在轮到人家用它来刺激隆庆了,果然把这位皇帝压得喘不过气来。隆庆是个有自知之明,也有识人之明的皇帝,他知道,所谓天下惟知有阶,不知有陛下,并不算夸大造谣事实上,徐阶因为嘉靖遗诏而令无数人感恩号泣,其后行事又多笼络人心,美名传遍天下,早就成了万家生佛的救世主似的人物。
相对而言,隆庆知道,自己的作用的确可以忽略不计的所以在看到这句话后,他没有像他爹他大爷以及诸多前辈那样暴跳如雷,而是陷入沉思之中。
~~~~~~~~~~~~~~~~~~~~~~~~~
暖阁中针落可闻,隆庆皇帝犹在沉思。陈宏则静静的看着他,此刻在老太监的眼中,这位皇帝才有个皇帝的样子,如果他感情用事,陈宏会很失望的。
这一夜,隆庆又失眠了。
第二天清早,陈宏就来到寝宫外等候,今天是正月十六,百官还朝的日子,他必须要知道,皇帝有没有什么打算。
顶着两只通红的眼睛,隆庆只说了一句话:明发。
宏轻声应下。便回司礼监,让人将那张齐的弹章誊了两份,加盖好司礼监的关防这就表示是合法誊录,保证一字不差。然而命人将原件存档,两份抄件,一份送内阁,一份送通政司抄送各衙门。
做完这一切,老太监却显得有些迷茫,皇帝的态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想不到前期做了那么多铺垫,皇帝似乎还是一点动徐阶的想法都没有。
分割
两更,求票票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八二三章辞旧岁中
第八二三章辞旧岁,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