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三八章 大阅兵 (中)(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1948 字 2022-05-11

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接着缓缓道:四者,边地开发,一直是朝廷最头疼的大问题,做的话花费太大,且事倍功半,极易竹篮打水一场空;但不做的话,就无法稳固边疆,每年会消耗巨额的军事投入。现在日昇隆,或者说是山西商人,愿意主动承担战后开发工作,而且他们将会从第三年开始,向朝廷纳税就算他们做得不合心意,也不要紧,军队是我们的,官员也是我们的,随时都可以叫停。

这是对边地开发的一次有益的试点,如果在河套取得成功,将来还可以在辽东推广。这是高拱接过话头,眼睛微微发亮道:天下黄河,唯富一套。还有关外的黑土地,这都是北方的大粮仓,对大明有何意义,不用赘述了吧少字

元翁真是高瞻远瞩,张居正马屁轻拍道:我们还在想河套,您却先想到辽东去了。

见三人的意见统一,高仪也不想再碍事儿了,但还是有些不放心道:总之要慎重,以免有伤物议。而且总得知道,他们准备怎么开发吧少字

适合农垦的地区,将由他们组织种粮种棉,而牧区则养马和羊。沈默显然早把工作做足,现在提出来,就是到了批准阶段:种粮和养马是朝廷的要求,到时候户部和太仆寺将会直接收取抵税这两样对朝廷的意义南宇兄肯定知道。至于,种棉花和养绵羊,是他们的目地所在。

什么目的高仪问道。

种棉花是为了纺棉布,苏州研究院发明的飞梭和欧阳纺纱机等一系列装置已经推广开来,使棉纺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东南的土地十分有限,导致棉花价格飞涨。而山西商人一直想在东南的经济中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所以他们对河套势在必得。基于同样的原因,毛纺业也需要大量的羊毛沈默耐心道:在海外贸易中,前者是量大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后者则不比丝绸的利润小,值得他们下血本控制原材料。

原来如此这么一说,高仪就明白了,不由咋舌道:为了赚钱,这些商人还真是敢想敢干哩。

总比让他们走私物资,和蒙古人勾勾搭搭的好,至少这样一来,他们会迫切需要安宁,说不定还真一条能看到希望的路。高拱感觉在这个问题上纠缠时间太长了,一摆手道:至于区区物议,算得了什么不遭人妒是庸才,同样道理,做事情就会有人嚼舌根,江南你只管放手去做,后方就交给我们,哪个不开眼的敢说风凉话,我先办了他伴着高拱杀气腾腾的宣言,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

~~~~~~~~~~~~~~~~~~~~~~~~~~~~~~~~~~~~

还有一桩,高拱看看手里的条陈道:作为清丈亩均粮田的示范省份,南直江西和山东三省,都已经推行三个月了,说着皱眉道:但效果很不理想除了江西能基本展开之外,在南直和山东都遭到了士绅地主的强烈抵触,他们派人冒充农民,驱赶官府的丈量人员,抗拒的姿态十分强硬。户部派去的官员,都遭到了他们的软硬兼施,工作全面陷入停滞。

众人心说,那几乎是一定的,因为所谓清丈亩均粮田,简单说来,就是重新丈量土地,划分归属,确定土地纳税等级。然后朝廷便可以此为依据,实施租税折银,也就是一条鞭法。毫无疑问,对于佃户和小农来说,这样的作法有利无害,但对于那些长期隐瞒大量土地的士绅地主来说,则会造成巨大的冲击。

但不这样做又是不行的,自从张居正掌握户部以来,挖空心思想要扩大税源增加收入,目前阶段,能增的税都增了就拿进行试点的这几个省来说吧,普通纳税农户十之八九都照额缴付税银,基本上没有拖欠现象发生,在老百姓身上再挖潜力,那就不是扩大税源,而是搜刮民脂民膏了。

然而谁都知道,如果严格按照田亩收税的话,税额起码能翻两番。这多出来的两倍,就是被那些大户隐瞒起来,以及用官绅不纳税名义,逃脱掉的。就像高拱说的,如果不拿这些人开刀,而只把目光盯在老百姓身上,就是逼着造反了。

清丈亩一事,说难做,确实难比登天。这时张居正轻声道:但真要是下定决心去做,却也不是做不到。

拱一挥手,不客气道。

江西为什么能在一条鞭法的推行中走到前面,庞尚鹏能力出众是一方面。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正德年间的宁王之乱,将江西的宗藩势力一扫而空;而嘉靖年间对严党的清算,又使江西的豪门凋零无算,所以推行新法的阻力就小得多。张居正带着淡淡的自信道:所以要破局的方法无它,枪打出头鸟而已,只要把几家宗室和豪门办了,其余人自然乖乖就范。

那几家高拱追问道。

山东的鲁王和孔家。张居正面无表情道:南直隶的松江。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几位阁老全都坐直身子,就连沈默也瞪大眼睛,看着张居正,仿佛要重新认识这个男子一般。

分割

晕啊,九点多睁不开眼,本来想眯一觉,谁承想一睁眼就两点了。明天,哦不,今天,开始爆发吧

第八三八章大阅兵中

第八三八章大阅兵,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