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一章 来自鬼魂的报复(上)(2 / 2)

官居一品 三戒大师 2028 字 2022-05-11

张四维不以为意道:你多虑了,这是以威福还主上,正是让心怀不轨者无隙可乘。

元辅大人此言差矣孟翔没开口,他身边的工科都给事中蔡衍大声道:大明立国二百年,一切制度业已完备,朝廷以五府九卿诸衙门为基本框架,并以内阁为中枢机构,全部政务的处理裁决,重大问题的决策,均由整个官僚机构作出。府部院诸衙门该管事务,皆由各衙门先行提出处理意见,是为部议。事涉重大的,由内阁六部尚书都御史六科给事中聚议裁处,是为廷议。官员的任免升黜,文归吏部,武由兵部;在京三品以上大臣及在外督抚员缺,则由廷推。重大的案件,有三司会审;难以结案的,又有廷鞫。所有部议廷仪的结果,均由内阁票拟批答,最后由皇上用印,颁行天下

耐着性子听了好一会儿,张四维终于忍不住打断他的喋喋不休道:蔡科长说的这些,只要当过几天官的都知道,你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下官的意思是,祖宗一切的安排都是由深意的君与士大夫各有所司。虽然所有的政务,都是以皇帝的名义来裁决的,但皇帝不应当直接作出任何决策这就是所有奏章,先要由内阁票拟,然后才由皇上批红的原因只有从实际政务中脱身,保持超然的地位,皇上才能不对任何决策失误负责,可以随时追究决策失误的责任,又可以在臣下争执不下时,作出最终的裁决蔡衍毫不畏惧的抗声道:现在元辅却要让皇上事事,这就是把臣下的责任推给了皇上,作大臣的倒是心安理得了,可一旦出现决策失误,谁来为皇上纠偏一个要为错误负责的皇帝,如何去约束臣下皇上不再神圣无缺的后果,就是人人皆可为圣,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元辅大人,您吃过的盐,比下官吃过的米都多,怎么连下官都懂得道理,却就是不明白呢

他们这一代官员,都是看着万历皇帝长大的,实在生不出敬畏之情。在他们心里,这个朝廷就该是圣天子垂拱而治,文武百官各行其是,实在无法接受张四维还政于君的主张。

~~~~~~~~~~~~~~~~~~~~~~~~~~~~~~~

一番话说得张四维脸上挂不住了,板着脸道:年轻人,虽然言者无罪,但不要危言耸听

我觉着不是危言耸听魏学增那天被堵了之后,就一直想找回场子来,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他捋着花白的长须道:蔡科长说得很有道理英明的皇帝,应该是驭手,驾驭着朝廷这架马车,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而不是亲自闷着头拉车,那样的话,谁来驾驭呢说着一脸语重心长道:八年前沈阁老从高阁老手中接过宰辅台印,才不过两个月时间,就让人看到了万历新政的种种气象。何为万历新政简略言之就是一句话严守成宪,各行其职。如此便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元辅大人如今接过相印,差不多也两个月了,你让人看到了什么呢恰与沈阁老执政时相反,是君子道消小人道涨,岂不让人痛哉

什么叫君子道消,小人道长要是再不发起威,张四维还当什么首辅找块豆腐撞死得了。他霍然变色道:魏阁老,请你说明白,是哪些小人道长了

最大的小人就是你自己魏学增冷笑一声,石破天惊道。

你休要含血喷人张四维把手中的茶杯往桌上重重一按道:本官行得正,坐得端,你少拿那些道听途说来泼污我

我是就事论事,你却做贼心虚了,魏学增嗤笑一声,大声道:别以为我们不知道,这些事情都是你在后面挑事儿,让皇上,其实是想让你自己

魏阁老,你不是言官,说话是要讲证据的张四维霍得站起身,戟指着魏学增道:你今天公然污蔑于我,我与你势不两立

与你这种小人同列,是君子的羞耻魏学增一脸不屑,说着从袖中掏出一个手本,往桌上一摔道:你想要证据,我给你

那些给事中们都看傻了,本来是他们跟张四维理论,现在却变成了大学士之间的战斗,而且看这架势,肯定是要你死我活,鱼死网破了。自然,他们对魏学增的证据好奇坏了。

那手本一出来,张四维脸色就变了,不假思索地,他就伸手去抓,却不如年轻人眼疾手快,被一个给事中抢了先,打开大声念道:今日司礼监张宏到臣处询问内阁联名具折一事,臣对曰不知,实则谬矣。臣事先与闻此事,恐坏陛下大事,故而虚与委蛇,暂且署名。兵法云,虚虚实实,臣此举不过掩人耳目,实则为出其不备矣。至于臣之本意,惟望陛下亲断亲裁,勿因小臣妨大典

分割

还有一更。

第九零一章来自鬼魂的报复上

第九零一章来自鬼魂的报复上,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