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正眉毛一杨:哪个杨大人
元正兄好象不想见到我呀一阵爽朗的笑声传来。
王元正抬头看去,却是杨慎闯了进来。
他忙站起来,道:原来是用修。我就说嘛,谁这么大胆敢闯贡院。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判定名次。你是海内知名的大名士。帮我审审。
杨慎:元正兄说笑了,你是学政。我深夜来访,是另有要事。
王元正见他一脸严肃,心中一动,指了指南方:可是那边的事情。杨阁老有信过来了
杨慎点点头:我网接到杨辅的密信。让你尽快了结山东院试这个差使,与我一道筹集山东一地钱粮送去南京。对了,孙鹤年也要过来。
王元正有些惊讶,提前征收山东的夏税也不是不可以,这件事情也没什么难度,出个公文,命山东巡抚照办就走了。如今却要他和杨慎两个翰林院学士坐镇,还从户部调孙鹤年过来协同,完全是小题大做嘛。
大概是看到王元正眼中的疑惑,杨慎一笑:这次不但要将山东的夏税,就连秋税也要一道提前征收了。胡闹。王元正也不客气。径直顶了一句。
摆摆手,示意他听自己说下去。杨慎道:元正兄想说什么我知道。可这事颇为紧急。不得不从权了。如今。天子平克宁王叛乱,正准备在南京搞一个献俘议事,没几十万两银子办不妥帖。可是,南京府库已然空虚,东南也因战火而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山东有漕运之便。只能从这里送钱过去应急。
王元正低下头微一思索。突然眉开眼笑,长舒一口气:天子终于要班师了。这事我当尽力协助用修。
杨慎重点点头:天子一日不班师,百官和朝廷一日不得安生。元正兄尽快把手头的考试了啦,也好随我督促山东官吏尽力办差。
那是自然,今天我熬一个通宵。明天就可以张榜。
哦,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杨慎大喜,道:那我不回驿馆了。就在这里等。
由你。王元正看了杨慎一眼,正要说些什么。突然间却听到耳房正在审卷的副考官们出一阵喧哗。
王元正御下极严一,如何听得这种喧闹。他脸一沉,拍了一下桌子,喝道:怎么回事,闹成这样,成何体统
一个副主考慌忙跑来:禀王大人。属下们看到一篇好文章,心中欢喜,忍不住大声赞叹,惊动大人,死罪。
一篇文章就把你们激动成这样。读了这么多年书,养了这么多年静气,竟还把持不住王元正:这科上榜的卷子都挑出来了
都审出来了。
将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