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场上议论纷纷,在分析这些人的实力。
第一轮的十名裁判入座,三十名裁判助手引领选手入场,一共一百二十人抽签排开座位。
每三轮会重新抽签排座,至于最后一轮不需要座位,也就不需要排座了。
一百二十人,每人的场地有一百平米的面积,画了线标注,每个场地之间互相隔了十米距离,互相之间没有任何遮挡。
每个人的身上标注了名字。
韦平看了一下,比赛选手的年龄还是以年轻为主,大致在二十到五十岁之间,二十到三十岁的居多,那十三个公认的天才都在这个年龄段。
四十到五十之间的最少。
一百二十人都开始准备,东西都是自己准备的,制符材料也是比试的一方面,如果有材料方面的改进和突破也是实力的一部分,能参加比赛的用的制符材料都不差。
“符箓第一场第一轮,闪现符,要求闪现范围不得出自己的比赛赛场,以闪现距离和闪现次数为评判结果,时限半个小时,比赛开始。”
这一轮比赛方式出来后,观众又是一片议论声。
观赛场地做了吸音处理,这么多人一轮,声音也不嘈杂。
闪现符和瞬移符类似,不过闪现符要求更精密,瞬移符更多的是要求距离和突破障碍。
这一场比赛的是对闪现符的精确控制,比赛场地是十乘十的正方形,为了保证闪现次数,就得以圆心为出发点,闪现距离不能超过五米。
众选手开始准备,没有一个人提笔就画的,都在构思。
第一次的闪现精确五米比较容易,难得是如何最大限度接近五米,然后在第一次闪现后,再度往回闪现而不是直接出了赛场。
这里面就要加距离控制,方向控制两种控制,然后要最大程度的注入能量,这样才能闪现多次。
初始的一场是最简单的,只要考虑这些因素就行。
普通人一张标准的闪现符需要大概五个小时的时间,制符师的平均速度是两个小时。
这些比赛选手要在半个小时内完成构思和绘制。
几分钟后,众人都先后动起笔来。
赛场内禁止神识探视的,韦平只能用眼睛看,不过他搞了个监视器出来,可以看清细节。
这种监视器的摄像头比普通望远镜还清晰,每个人的比赛细节都被录制的清清楚楚,这些都是他回去后众人学习的资料。
韦平仔细地打量着在场的各位种子选手,他们的表情都十分镇定自若,似乎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充满信心。这种沉稳和自信并不是个别现象,实际上,每个人都展现出了如此不凡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