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蜀汉要是有绝对压得住他的人,他绝对不会落的那样的下场。
如今的魏延正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因为前去荆州参军被轻视。
一气之下当场翻脸,他精通战阵武艺。
刘表麾下上将张允只是让他做一个斥候,骄傲的魏延如何受得了?
要不是运气好,张允恰巧那天小妾给他生了儿子,没和魏延计较。
要不然魏延此刻可能已经被张允沉江了!
正在他万念俱灰之时,不敢回家面对父母的时候。听到晋阳武道大会举行。
当场不管三七二十一,家也不回了,直接风餐露宿前来晋阳。
要不是刘攀对这些参赛者有安排客栈吃屎,他魏文长就要在晋阳街头乞讨了。
所以他心中暗暗发誓,虽然刘攀只是无意识得帮助。但是他一定要取得好名次后回报大将军。
甘宁(?~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
甘宁虽然粗野凶狠,暴躁嗜杀,甚至违反承诺、违抗命令,但是,开朗豪爽,有勇有谋,轻视钱财,敬重士人,厚待士卒,并深得士卒拥戴。陈寿在史书中将他列为“江表之虎臣”。
甘宁就不说了,完全就是听说刘攀大度,前来为他的锦帆贼兄弟们找一个归宿来的。
殊不知他这一决定,让孙十万孙氏大了。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东汉末年名将。
弓马熟练,箭法精良。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
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吴书》,《三国演义》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太史慈,一个如同赵云一样的君子。
如今正是无处可去的时候,因为他的原老板孔融已经被曹阿瞒挫骨扬灰了!
正巧,武道大会举行,前来奔个前程。
“奉孝,一定要确保这些人进入最后五十人大名单,不要让他们提前对上!”
刘攀看了这些名单,除马超黄忠,剩余这几个都是有机会杀入前十的。
刘攀不想让他们因为运气不能够杀入最后。缺了他们,这场大会的价值都要折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