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紧急,明知道伏兵即将出现,但这个时候的史弼可不敢说什么我等中计了之类的话。
这是打仗不是拍戏,影视剧中被包围的一方主将往往一来上就喊出一句无脑话:“不好,我等中计了,快撤!”
这样做的话瞬间就能让本方士卒们的士气跌入低谷,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没有士气的军队那就是乌合之众,别说八百人了,就算是八万人也不够被人追杀的。
就在这紧要关头,北面隆兴府城头上的铜锣声响了起来。
而此时史弼率领的八百骑兵刚刚完成转向,朝着刚才进来的营门口冲去。
时间,生死真的就在一瞬间。
“哈哈,鞑子上当了!放信号!本将要全歼这伙鞑子!”阿里海牙哈哈一笑。
但见,“嗖……啪啪啪!”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助!
“儿郎们,随我来,杀鞑子,冲啊!”阿里海牙率领着前部宋军从黑夜里杀了出来。
“冲啊!大宋万胜,杀啊!”
埋伏在大营东边不远处的五千宋军嗷嗷叫着朝着原本属于自己的营地杀了过去。
“对准营门口,开炮!”宋军炮兵军官们咆哮着。
面对着已经开始逃窜的元军,炮口必须对准门口的,这样开炮刚刚好。
毕竟炮弹从飞行到落地那也是需要时间的。
刹那间,炮声隆隆,无数炮弹从陆上,从赣江河面上的宋军战船中发射出来。
火光照映下,暴露无遗的史弼和他的八百骑兵如同活靶子一般。
宋军密集的炮火瞬间覆盖了这片土地。
战马倒地,人被击碎。血肉四溅,几息之间元军便已经是伤亡惨重。
“快,保护大帅!”
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炮火,土虎登哥不顾危险,亲自带领着精锐的元军骑兵把史弼紧紧地围在中央。
话音刚落,一枚炮弹刚好落下,上一秒还在说话的土虎登哥突然消失,不见踪影。
炮毙,毫无痛苦!
“儿郎们,快!不要停,随我冲过去!”
看着身边不断战死的元军精锐,痛心入骨的史弼把身体挂在马腹下,一边纵马疾驰,一边不断地吼叫着。
史弼真急了,这些都是最精锐的蒙古骑兵,可不是那种新附军之类的炮灰。
炮灰不值钱,死光了再拉一批就是。
蒙古高原,漫无边际,寒风凛冽,生存条件极其恶劣。
严寒和饥饿是常态,这使得蒙古人拥有超乎常人的体力和耐力。
元史中明确记载,哪怕是铁木真发迹之前,包括铁木真本人以及那些蒙古贵族有时候都要吃腐肉的。
贵族尚且如此,何况平民。
同时,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是不一样的,他们最大的特征就是为了生存不断迁徙,在迁徙中不断寻找新的水草。
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双重压迫下,促使蒙古人从小就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他们成为历史上最优秀的骑手。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大自然就是这么残酷。
(年长的书友们,如果在儿时有搬家经历的自然明白其中的辛苦,而蒙古人的“搬家”不叫“搬家”,那叫迁徙,其漫长的过程更加艰辛。)
高超的骑术,艰苦的训练,非凡的勇气,坚韧的毅力让蒙古骑兵成为历史上最强悍的骑兵。
远远比曾经的辽国、金国的骑兵更加强悍。
就在这时,隆兴府南门外,无数的火把点燃,火光连成一片。
仔细观察,竟然是一人两只火把。
(此情此景有点类似于三百年前的高梁河之战,黑夜里,辽国大将耶律休哥率兵来援,也是一人举着两支火把。)
“快!随我杀过去,救出大帅!儿郎们冲啊!”孙参政身先士卒,高举弯刀大喝一声!
“儿郎们,我们的援兵到了,快,随我来。”
史弼自然也注意到城外的火光和呐喊声,连忙呼喊着幸存的元军。
“快,射击!不要让鞑子跑了!”
阿里海牙扫了一眼隆兴府方向,至少有上万人之多。
“啪啪啪,啪啪啪!”一阵阵刺耳的火枪声在夜空中响起。炙热的弹丸呼啸而至,射入身体之后不断地翻滚着,中弹者瞬间跌落马下,又被后面的战马无情地踩踏。
“报,大帅,隆兴府有大量兵马出城,似乎是在意图救援夜袭我大营的元军。”赣江上有将领把情况告诉了谢洪永。
“哦,隆兴府援兵竟然如此急迫,看来参与夜袭的鞑子中有重要人物。”谢洪永把铅笔往地图上一丢,然后说道。
“传我军令,朝出城的鞑子开炮,绝不能让这伙吃了熊心豹子胆的鞑子给我跑了。”谢洪永下令道。
“噗!”
正在朝城中返回的史弼身体猛地一顿,感觉一阵凉风灌了进去。
“大帅!”
亲兵注意到史弼的异状,连忙伸手抓住摇摇晃晃的史弼,拼尽全力将其拽到自己的战马上。
亲兵的这一动作刚刚完成,余光所见,史弼的战马已经扑倒在地……
“告诉孙参政,让他撤往建康府,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丞,丞相。告诉大汗,我史弼有,有负大汗……重托……”史弼拼尽全力断断续续地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