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过去了,宛郡的兵力开始逐步的往原来的驻扎地调遣,但是还是有大部分留在宛郡,因为宛郡是易冥臻的封地,那里的军队大多是易冥臻的老部下,易无忌不放心,于是把这十余万铁军或者解散或者找个理由处理掉了,现在留在那里的都是从各地调遣的或者是新招的,不过战斗力还真不能保证。
就在东图准备着年贺大节时一封来自东疆的折子放到了御监司衙门的桌上,为何放在御监司而不是军部呢?因为那只是说东疆的几个小部族因为争地发生争执,东疆无小事,以前易冥臻就说过东疆的事都要第一时间报国务院并且第一时间解决掉,但是现在的新任御监正使赵聪并没有这种觉悟,他看着手里的这份折子:“笑话,我东图泱泱大国,东疆的几个小土族,人不过数千,地不过百里居然要惊动御监司,那要各地的州官干嘛?”他顺手把折子扔到一旁,而御监司协助御监使处理折子的协办回道:“大人,东疆那边情况特殊,因为那里风土不同,我国一直没有设置官衙,只有驻军,那里都是按每个部族设族长,有事都是直达御监司的。”赵聪斜瞄了一眼:“谁定的规矩?在我国内不设立州官。”协办小心的回到:“是以前卫国公提的,说以夷制夷。”赵聪怪眼一翻:“他易冥臻都图谋不轨了,那还准备追随他去?”协办啪的一下就跪下了,这个罪名有点重,他一个小小的协办,他可承受不了:“大人,我没有啊,大人明见啊!”赵聪冷哼了一声直接把折子扔到了他桌上:“驳回,让他们自行处理,一群蛮夷生死与我东图何干。”
东图京城是靠云潭山修建,云潭山三面均为悬崖峭壁,只有山下的皇宫有一条道可以上山,人们称其为登云道,在山顶上常年驻扎着一支军队,这是禁军中最精锐的了,这支军队只听皇帝的调动,这也是易无忌留的后手,在京城的其余三面是引漳水而形成的护城河,河水川流不息,根本不容易被截流,城内由纵八横六,十四条大街分化组成,在这十四条大街之间又有一些小街道联通,正阳大街直通皇宫的外宫门,在这条街上住的都是东图国的文臣武将,离皇宫越近官爵越高,所以这条街也叫正阳天街,离皇宫最近的一座官邸就是已经被空置了十数年的卫国公府,而在卫国公府的旁边就是现在的武臣一品武安侯府,当年虽然武安侯常云鹤有参与进对卫国公收押的事件但是他本人是不相信卫国公会做出意图忤逆的事来的,他当年也是和易冥臻一起来到东图的,他不属于易冥臻派系,但是他与易冥臻很多地方也配合的很好,而且打心眼里他佩服易冥臻,当年救驾时就是他守在东疆,然后易冥臻才能全然没有后顾之忧的面对一次次的战争,每次想到这里武安侯常云鹤都会端着茶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今天他也是这样,静静的坐在那里,虽然他不是易冥臻派系,也在那一次事件中有一定的震慑作用,现在也是当朝一品,但是他知道易无忌对他也有一定的猜忌,不过现在东图国不能再损失武将了,不然他相信易无忌一定会对他动手,因为他和易冥臻算是一对搭档,他知道易无忌会对他出手的,不过应该是很久以后的事情吧!
“侯爷。”常云鹤的管家常正恭敬的站在他旁边:“这是来自国务衙门的消息。”说着他把一张纸条放到桌上然后就退到一旁。
常云鹤皱着眉头:“国务衙门?那边会有什么动静?”他慢慢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东疆小部落冲突,赵聪不理。“有没有兵部的消息?”
“回侯爷,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