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兵者诡道2(1 / 2)

东图易家 深山古树 1767 字 8个月前

太宰府内文贤拿着两份传书,整个人都有些被震惊到了,东疆事变,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不可能大规模抽调宛郡的兵马回来,能动的就是其余各郡能抽调的二十万兵马,同时也对余元长的传书感觉欣慰,相隔数千里,居然宛郡有人在这个时候预料到了东疆的变故,看来还有希望的,“小六。”

文贤的贴身管家文六,外人称呼六爷,别看他在府里老爷太太少爷小姐面前卑微的样子,在外面,很多朝廷大员都以和他有点交往而骄傲,京城里六爷可不是白叫的,文六行礼:“老爷。”

“你去看看武安侯在不在府里,我马上过去找他。”

不等文六回应,一个粗狂的声音就在厅外响起:“不劳太宰移步了。”说着武安侯就直接进了大厅坐到了文贤旁边的椅子上:“文老弟,你觉得接到这个消息我还能在家里坐得住,你平时稳如泰山的人都坐不住了何况是我。”

“现在没有人能坐得住的,东疆部落蛮夷叛乱,动辄数十万军,这是早有预谋啊!东疆你老哥比较了解,你说说看。”

“东疆夷兵其单兵战力高于我军,但是武器和装备落后,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策划,所有一直被我军压着,现在他们背后有人出谋划策,对付起来不容易啊!”

“那以你之见,需要多少兵马才可以镇压?”

武安侯常云鹤想了一阵:“不可少于三十万,而且后续的还需要根据事态决定。”

文贤慢慢的拿出余元长的传书递给常云鹤:“你看看这个。”在常云鹤翻看传书时文贤还是忍不住问:“你觉得会是谁?”

常云鹤当然知道他问什么,但是他也不清楚宛郡那位大将居然有如此才能,就算当年免于一死的那些将领都不可能分析到这一步,除非是卫国公和他最亲近的那几个将领和谋士,但是那些人都已经死了呀!常云鹤摇摇头:“不应该是卫国公那一党的人。”

文贤也松了一口气,他还真有些怕是卫国公一党的,因为这人能分析到这一步,他的策略和城府都太深了,放眼现今朝廷能胜过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东疆就交托侯爷了。”文贤认真的看着常云鹤,常云鹤苦笑着:“没想到都快岁入古稀还准备当几年太平侯爷的,居然还是要披甲上阵,呵呵,就算剩一把老骨头又何妨,能以老迈之躯报效东图也是我等武将的宿命啊!”他突然想起卫国公当年行刑前夜喝酒时和他说的那句话不愁报国无身,只愁报国无门,卫国公是宁愿死在沙场也不想死在刑场的,他直到蒙冤赴死时都还想着报效朝廷。文贤听着他的话眼里也有些湿润,这就是武将的耿直忠诚,他们不用太多的表达,他们只要在国家需要时回道那一句:生为国人死为国魂。

第二天的朝会进行得很快,抽调宛郡武安侯部五万合各郡军镇二十万由武安侯领兵驰援东疆整合兵马镇压叛乱部落,全国募兵令被皇上驳回,因为宛郡战况大好,一旦击溃敌军就有能力回援,根本就不用全国募兵动荡东图。

宛郡的战况在东疆出现大规模叛乱的第六天,也就是武安侯领兵出征的第二天有了突破,被围在鹿城下的南疆军队开始有人叛逃到了东图军这边,几天时间成祥都的大营既然接纳了南疆降卒有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