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明朝权臣石亨:从边疆英雄到权谋叛徒的传奇人生(2 / 2)

在石亨的倡导下,明朝朝廷开始着手改革人才选拔机制,他积极建议仿效汉唐时期的先进做法,设立专门的科目,如“军谋宏远”、“智识绝伦”等,旨在从全国各地广纳拥有超凡战略眼光和卓越智识的人才。这些科目的设置,打破了传统选官制度的局限,拓宽了人才选拔的渠道,使得那些有真才实学却出身寒微的士人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石亨对于人才的选拔过程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提出,选拔人才不应仅凭纸面文章或口头陈述,而应通过实际的考核与试用来验证其能力。具体来说,被推荐的贤士首先需要进行述职自陈,阐述自己的理念与计划;之后,根据其自述内容安排相应的试炼任务,观察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验,确认其确实能够胜任者,方才正式任命。这种层层筛选、实践检验的机制,确保了所选人才不仅具备理论知识,更拥有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权谋之变,一朝成空

在明朝景泰八年(1457年),明朝经历了一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明朝将领石亨与张辄、曹吉祥等人联手,成功策划并迎立了被囚禁在南宫的太上皇英宗复位。这一行动不仅让石亨因功被封为忠国公,更让他的权势达到了顶峰。

然而,随着权力的不断膨胀,石亨的野心也日益显露。他开始大肆培植党羽,干预朝政,甚至收受贿赂,提拔亲信。他的所作所为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广泛不满和愤慨。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对待昔日的好友于谦也毫不留情。于谦是明朝的一位忠臣,因保卫北京有功而深受英宗器重。然而,石亨却以权谋私,将这位忠臣下狱杀害,这无疑是对英宗权威的一次严重挑战。

石亨的所作所为不仅引起了朝野的广泛不满,也让他自己陷入了众叛亲离的境地。他的亲信和党羽开始离心离德,甚至有人开始密谋对付他。同时,监察御史杨瑄等人也弹劾石亨以权谋私,侵占民田等罪行。然而,石亨却并未收敛,反而更加嚣张跋扈。

天顺四年(1460年),英宗终于无法忍受石亨的所作所为,决定采取行动。他先将石亨罢官下狱,随后以叛逆罪将其处死。石亨的家族也遭到了灭顶之灾,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四、功过是非,历史评判

石亨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戏剧性转折。他既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为明朝的边疆稳固立下了赫赫战功;又是一位权谋叛徒,因政变和贪腐而身败名裂。对于石亨的功过是非,历史给出了公正的评判。他的英勇和智谋为明朝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的贪婪和背叛也给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石亨的人生轨迹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和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