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坐在太和殿的龙椅上,一脸的怒气。扶着龙椅扶手的右手指关节由于用力已经有些发白,左手则拿着一份奏书一边看一边发抖,很明显是气的不轻。
啪!的一声,崇祯用力的将手里的奏折扔到阶下怒斥道:“都看看吧,都看看!陕西糜烂!流寇聚众二十余万窜入山西,河南等地又闹旱灾,这大明朝的江山已经是反贼遍地!你们平时不是都挺能说的嘛?不是整天告诉朕阉党不可近,只有你们东林君子才是国朝的希望吗?你们就是这样报答朕对你们的信任吗?”
这时,都察院九品御史言官黎勇出列道:“陛下,这自古以来天灾民变皆因天子失德所致,臣恳请陛下祭天,下罪己诏!”
崇祯一听差点没给气的背过气去,尼玛!和着你们一群饭桶整天不干活,一有问题就是朕的失德?
言官是古代封建官僚结构的一个较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言官的权力算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明朝,言官甚至令皇帝都无可奈何。
明代言官主要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大部分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其政治地位却极为突出。明代从明初朱元璋开始,便从制度上赋予了言官广泛而重大的职权,其中尤其为人们所关注的是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纠察百司、百官,巡视、按察地方吏治等。大凡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衙门,从皇帝到百官,从国家大事到社会生活,都在言官的监察和言事范围。所以,明代言官身份独特,职权特殊,并以群体的面貌在整个社会形成一股威慑力量。
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监察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十分重视对监察机构与监察制度的建设。而在这方面,明朝所建立的监察制度与组织机构应该说是最为完善的,由此形成的明代言官群体也十分独特。按照明制,这个群体总人数一般保持在200人左右,为历代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