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内。
朱允焕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只不过一路,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沿途的百姓们似乎都是愁眉苦脸的,整个皇城看起来都萧条了不少,沿途叫卖的小贩更是没几个了。
这使得他有些困惑地向一旁的小雪儿看去。
别看平日里她只是个侍女。
在城里玩乐嬉笑。
但实际。
整个皇城的情报,没有能逃脱她手心的!
“听说是因为洞庭湖那边又犯水患了,而且比之前几次都要大得多,暴雨连绵不觉,地势低的村庄直接被全淹了。”
“就算是地势高的地方。”
“也抗不住粮食被淹,饿死了好多好多人。”
“消息传到京城里,大家都知道了,有很多灾民在往这里逃难,所以粮价飞涨,大家都在偷偷囤粮!”
“可是越囤,粮食反而越少,就成了现在这样。”
小雪儿很快便把事情原委给说清楚了,往日里欢快可爱的眉间也多了抹忧愁。
这些天来。
粮价涨得飞快。
王府周边的很多百姓家里,都已经快要断粮了。
朱允焕却是若有所思,并无太多担心。
粮价飞涨、百姓恐慌,都很正常。
关键点在洞庭湖水患。
那正在向京城乞讨而来的数十万灾民身。
这数十万灾民,如果能吃到粮,那自然就一切全都化解,但如果吃不到粮,说不定就会起义变成暴民。
幸好。
自己提前弄出了番薯。
经过城外的大肆宣扬与栽种,早就囤好了足以应对这种级别灾害的粮食。
……
竖日朝堂之。
“禀陛下!”
“洞庭湖水灾猖虐。”
“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往京城而来。”
“沿途宜昌、津门、咸宁、许昌等郡、县,全都被裹挟得储粮尽失,民不聊生。”
“现在那些流民们,距离京都已经不过三百里之地了,数日即将到达京城。”
“还请陛下早做准备!”
朝会刚开,还未等几位大臣讨论各种言语,一名二品官员便直接站了出来道。
使得才刚刚朝的满朝官员们。
纷纷惊慌万分。
虽然他们早就知道,这次洞庭湖大灾的事情了。
但他们怎么都没想到,这次裹挟的州郡竟然如此之多!
从洞庭湖到京城,这中间可是隔着好几个郡和县啊,郡县中的储粮难道连一点灾民都安顿不下吗?
“陛下。”
“应对灾荒,无非开仓放粮!”
“还请陛下不要迟疑,早日放粮才能早日安顿民心!”
面对着满朝惊惧,洪武十八年的状元,翰林学士黄子澄却是匆忙站了出来道。
使得所有人皆是微微一楞。
随即又翻了个白眼。
懒得去理他。
要是有粮的话,还用得着在大殿之讨论吗?
然而一言既出,黄子澄却是没有停顿,而是接着说道:“我大明连连征战,边疆粮仓储粮甚多,只要能拿出来……”
“你放屁!”
还没等他的话说完。
文武百官中,却是又站出了一名武将。
赫然是开国将军,凉国公蓝玉!
蓝玉冷冷地盯着眼前,在他眼中傻不拉几的黄子澄道:
“军粮放了,那边疆将士们吃什么?”
“况且灾民整整有数十万。”
“就算放了也不够!”
“此时整备军士,维持灾民秩序,能救多少救多少,救不了也要保证将士们的战力,以此避免叛乱发生才是最好的做法!”
这番简单直接的话语。
顿时引得满朝朝臣纷纷点头。
至今开国才二十多年罢了,朝臣之中无数人是见过灾荒难民的,自然知道蓝玉所说的极对。
此时能救多少救多少已经是尽力了。
如果真的全都开仓了,反而恐怕会引起恐慌,让百姓和将士们觉得朝廷完全无粮,引起兴怀不轨之徒的叛乱。
“那可是数十万的灾民啊……”
黄子澄却是被骂得张红了脸,还想继续争辩,却看着满朝文武的态度却也无法反驳。
朱元璋见到这副场面。
不由再次想要叹气,却又硬生生地收住了。
他身为一国君主,在此刻绝不能摆出无可奈何的模样,不然下面没乱面反而就乱了。
但他却又毫无办法。
“既然城内无粮。”
“那不如就把百姓们拦在州外。”
“免得他们冲击皇城,引得皇城又恐慌?”
劝说放粮不成,黄子澄又迅速转动眼睛,再次提议道。
引得满朝又是一片怒视。
不能放粮,那是为了稳定秩序,还不一定引起兵变叛乱。
但如果阻拦百姓求活。
那不是逼着灾民兵变吗?
数位重臣,开口就想怒斥他。
这时却从角落里,传来了一道质问声。
“谁说我大明无粮?”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