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黑了。”
“也不知,朱公子考的怎么样?”
“俺有些后悔当初冲动了,二两银子,可是俺家全部的积蓄,要是有个风吹草动,几天之内没事情做,挣不到钱,俺一家都要喝西北风。”
“俺也后悔了,俺现在都想不清楚,当时俺到底怎么了,就脑子一热,竟然去赌了,俺老实巴交一辈子了。”
……
贡院门外,随着天色将黑。
一天劳作结束。
越来越多的百姓赶来。
看着紧闭的贡院大门,随着日头不断西斜,人心也渐渐烦躁浮动起来。
“贡院门外,禁止喧哗!”
“禁止喧哗!”
层层守卫的兵将,察觉到百姓情绪有些不稳,立刻严肃喝令。
百姓瞬间面色变白、息声。
毛骧混迹在人群中。
感受着百姓的情绪变化,不由叹了口气。
百姓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当然不会清楚,他们老实巴交一辈子,怎么这回就脑子发热,竟然去赌了。
可他很清楚。
一开始流言出现,百姓凑热闹。
然后就是赌坊提高赔率刺激。
再然后,就是秦王、晋王率先喊出来的‘搏一搏,住华宅、娶娇娘’的鼓噪话术。
本来凑热闹的百姓,就这么稀里糊涂被鼓噪的热血腾飞,做出了冲动不理智的事情。
他混迹于此。
目的也很简单。
锦衣卫除了皇爷的耳目外,也是皇爷稳定金陵,最为信任可靠的一支力量。
他必须了解百姓情绪。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十分不妙。
这才第一天,百姓就后悔了。
一旦朱恪落榜的消息传出后,到底会发生什么。
他真不敢想象。
整个金陵城几乎八成百姓或多或少押了朱恪中举!
八成家庭,代表着多少人?
毛骧心情沉重,悄悄离开……
……
“晚膳时间,抓紧用膳,三刻钟后,回收餐具。”
朱恪借着有些昏暗的光线,正在第三遍检查默写部分,有无错别字时,有官兵来到号房外面,放下一个篮子后,说了句离开。
他只看了眼。
直到有用了约莫一刻钟,耐心检查确定无误后。
才长长的吐了口浊气。
脸露出笑容。
第一部分答的十分完美。
没有遗漏、没有错别字。
默写了差不多一万字,花费了整整一个白天的时间。
每一道题,都不敢直接在卷面答。
而是先在稿纸,不论字迹默写出来,检查两边,确定默写的没有错别字,没有遗漏,或者默写错误后,才敢往卷面誊抄。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部分内容,遗漏、错别字、书写规范与否、工整与否,是否能写一手漂亮字。
这都是影响评分的因素。
说白了,这部分,除了考察读书人的基本功扎不扎实。
卷面要求,就是考验读书人的心性。
是否有应对千头万绪,繁琐事物的足够耐心。
他收拾整理,清空桌子后,把篮子拿进来。
饭食很普通。
一碟咸菜、一碗小米粥、三个饼子,其中一个白面饼子,两个黑面饼子。
篮子里,除了吃食外,还放着五根蜡烛。
这是为晚答题准备的。
有些能力强的,根本不需要晚通宵达旦做题。
有些能力不强的,蜡烛就必须用。
五根蜡烛,差不多能坚持到子时。
朝廷在这方面,考虑的十分周到。
朱恪三下五除二,先把小米粥几口喝掉。
然后把饼子放在桌角,点燃蜡烛。
把稿纸摆放在面前。
一手拿着黑面饼子,一手拿着毛笔,边吃边在稿纸写下‘君子不器’四个字。
他必须抓紧时间,在今晚之前,把第一部分内的第二试题答完。
于此同时。
乙区。
徐妙云喝完小米粥后,便觉得饱了,女孩子嘛。
也同样拿出了第二题。
看着君子不器的题目。
徐妙云唇角泛起了笑意,持笔在稿纸,写下了一串娟秀小楷,破题:劳动者不分贵贱,只有分工不同。
“辅民大哥这句话,将会彻底打破,历朝历代对君子不器的解释。”徐妙云笑着自言自语说道。
徐妙云十分认同朱恪的这个观点。
她准备以这个观点破题,成为她这篇文章的论点,进行论证。
……
破题:劳动不分贵贱,只有分工不同。
再看朱恪这边。
两人好似心有灵犀,都以此为破题开局。
朱恪略作琢磨,用草书继续写着。
《论语包氏章句》: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
《朱熹四书集注》: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
某刻,写完两句后。
朱恪突然间似乎有些烦躁,将包氏注解和朱熹集注这两句话划掉……
求鲜花。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