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5月,以红党党员和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一部作为北伐先锋,开赴湖南,揭开了北伐战争的序幕。到1927年3月仅10个月时间,国民革命军便从广州打到武汉、南京和上海,打垮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一直推进到长江流域。到1927年6月,武汉政府的北伐军与北方国民军会师中原,革命势力便发展到黄河流域,席卷大半个中国,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以沉重打击。北伐战争是国党和红党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能够集中力量对敌。北伐军将士英勇奋战,以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北伐战争的辉煌战果。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面临崩溃。但是,北伐的胜利进军,并未能扼制革命阵营的危机。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北伐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果实被以蒋介石、汪精卫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窃取。
华夏复兴党的特工们在国党军政两界中隐藏的很是完美,他们在石长春的指示下他们运用自己的特权悄悄的掩护了很多红党人员,他们得到了很多红党人好感,在红党高层中也落下了不少的好名声。
此时十五岁的石长春在东北混得风生水起。他年纪虽小,但凭借着聪明才智和果断勇敢,在奉天和长春的事业发展中崭露头角。他们创办的军工厂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迅速崛起。此时他们的军工厂已经能够生产毛瑟步枪,勃朗宁手枪,手榴弹,捷克式轻机枪和迫击炮。
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石长春穿梭在车间中,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监督着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本土技师们与德国工程师们商讨技术问题,亲自检验产品的质量,确保每一件武器都达到最高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军工厂的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的武器装备精良,受到了全国黑市的青睐。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事业发展如日中天。东北梨树县二龙山的名字在东北地区逐渐传开,人们对二龙山土匪的成就赞叹不已。
在奉天和长春的大地上,石长春所创办的实业如同一棵棵春笋,拔地而起,迅速蔓延。这些实业涉及众多领域,如纺织、制造、医药、贸易等,形成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石长春的商业帝国不断发展壮大,收益颇丰。他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的智慧、勇气和勤奋。他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一次又一次地抓住了商机,使他的事业蓬勃发展。
如今,石长春充满了自信和底气。他深知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将继续拼搏,为自己的实业帝国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但是这个繁荣之下充满了危机和风险,此时的大帅府和日本人都已经注意到梨树县,他们的危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