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这就是秦王妃对秦王的评(1 / 1)

乌兰也愣了一下,随即陷入了思考。

公主所说的很有道理。

这种时候,朱元璋怎么会派朱棣随军北伐?

“公主说的有道理,奴婢确实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看来得让下面的人好好打听一番才行。”

乌兰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秦王妃点了点头。

一炷香的时间后,朱棣等人赛马回来。

“老四,赛马你赢了,稍后的射箭,我可不让着你了。”

秦王朱樉笑着说道。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扶着自己的腰。

虽说他自小就是弓马娴熟,但毕竟是成亲了,身子骨多少有点不如从前。

现在还没有到封地,整日里还需要读书。

日日操劳,就算是平日里也吃补品。

终究是比不没成亲的时候。

“老四,你这马术长进的居然这般快。”

“看来你平日里没少练习。”

“也好,马术越是精进,到了北边之后,危险也会少些。”

晋王朱棡淡淡的说道。

皇宫里面没有秘密。

秦王妃都已经知晓朱棣要北伐。

皇家子弟自然也清楚。

只不过,他们掌握的情况也不见得比秦王妃多。

毕竟,朱棣随军的事情,是在家宴确定下来的,并不是在朝会所宣布。

其中的细节,除了家宴的几人外,旁人也无法得知。

“谢谢三哥关心,臣第一定会小心谨慎。”

朱棣笑着说道。

三兄弟对话了一番后。

剩余的公侯子弟才骑着马回来。

这些人对着朱棣、朱樉和朱棡三人就是一顿吹捧。

“三位王爷的马术真是让我等望尘莫及!”

“是呀,我刚才就远远的看着三位王爷的后背,怎么都追赶不。”

“皇帝陛下是马夺取的天下,诸位王爷也是马王爷,将来必将能够成为我大明边疆的壁障。”

“有几位王爷驻守边疆,我大明必将万无一失。”

“……”

嘴这么说,至于心里怎么想,那就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他们这些公侯子弟和朱棣三位王爷比拼马术,就算是有实力嬴,他们也不能嬴。

这就是所谓的人情世故!

更何况,朱棣、朱樉和朱棡三人马术本就很好。

他们吹捧起来,也并没有太违心。

“一群马屁精!”

徐增寿小声的嘀咕着。

“慎言!”

徐允恭呵斥了一句。

今天到场的这些人,父辈就是当年一起打天下的一群人。

也就是朝廷中所谓的淮西勋贵。

这些人,即便是没有抱团的想法,但也天然就属于这个阵营。

所以,平日里一言一行都需要时刻注意。

更何况,魏国公徐达,就是淮西勋贵中武将的首位。

他们兄弟两人说话自然更要注意。

在外面,他们代表的就不是自己,而是魏国公府。

绝对不能因为某些话,让这些人心生芥蒂。

朱棣听着这些人的吹捧,心中并没有当一回事。

他太清楚这群人真正的嘴脸和想法。

或许他们之中有一些优秀的子弟,不过,也仅仅只是少数。

大多还是一些碌碌无为,躺在父辈功劳簿混吃等死的纨绔。

这些人所想的已经不是怎么建设好大明,而是怎么才能够让自家占有更多的田地,怎么让自己的钱粮变得更多。

为此,他们不惜迫害百姓,甚至聚众将做的坏事瞒下来。

未来大明亡国,这些世袭罔替的勋贵,也占据了相对来说很重要的一部分。

当然了,历史,朱棣登记后的勋贵已经不是现在的淮西勋贵。

但是也不影响,这些人也好,后面的那些人也罢,所作所为,所想所思,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寒暄了几句后秦王、晋王,以及其余的各家王侯子弟也都回了自家下人设置好的座位。

简单的休息片刻,他们还要射箭比试一番。

“燕王殿下,我家大姐想要和你见一面,不知你可否答应?”

徐允恭问道。

徐妙云跟着前来踏青的目的,就是想和朱棣好好的聊一聊。

确认一下,昨日父亲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

“可以!”

朱棣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几人将马安顿好,便朝着魏国公府所在的位置走了过去。

秦王妃见状,将剥好的水果放在朱樉面前,笑着说道:“殿下,你说父皇已经下令让燕王和魏国公长女定亲。”

“为何又要派燕王随军去北面?”

“我刚才可是看见了,魏国公长女出落的愈发漂亮。”

“燕王舍得吗?”

她这话问的非常的有深意。

看似是在问朱棣舍不舍得放下徐妙云去随军。

其实就是像试探一下,秦王朱樉知不知道朱棣随军的真相,这其中有没有别的阴谋。

她敢这么说,也是基于她对朱樉的了解。

身为枕边人,敏敏帖木儿太清楚自己这个丈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没有一点城府,这就是秦王妃对秦王的评价。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