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2 / 2)

“朕要开列祖列宗之先例,叫你代拟几句国运昌盛、天下太平的话,就陷你于不义了?朕怎么不觉得?”

“天下只有一君,臣民只听一言。皇上要是没有自信去自己想、自己写‘岁末把笔’的词句,大可以直接把这项规矩给废了,看看怎么在逢年过节的祭祀时候去面对列祖列宗。”

玄烨皱眉,“纳兰,你敢威胁朕?”

明珠赶紧圆场道:“皇上莫怪,容若只是一时气急,才口出了一些不中听的话。”

玄烨气纳兰道:“好,今年元旦朕就好好写‘岁末把笔’,然后特别写一个‘福’给你,当着群臣的面赐给你,要群臣都知道:康熙皇帝有多看重纳兰性德,即便是不叫他代拟字词,也要把第一份‘福’字恩赐给他。”

纳兰胸膛起伏,“请皇上醒一醒。赐福字,首接的理应是功高之臣或资历老臣,而非像纳兰性德这样的新臣。太皇太后不会教导出像皇上你这般——蛮横、高傲、不讲理、不分轻重的爱新觉罗家子孙。”

“放肆!”玄烨拿起桌面上的“纳兰香”小香鼎就要往地上砸,“你这样数落朕,眼里还有没有——”

“万岁爷息怒!”顾公公握住了皇帝的手,“纳兰公子亲手制作的香料要是被您摔了,那可是您补偿他十个顶尖的小香鼎或是十块沉香木,都补偿不回来的了。”

玄烨“哼”了一声,把“纳兰香”小香鼎放回了原位。

明珠擦了把冷汗,用眼神暗示:

容若,你别再说那些招皇上生气的大实话了。

纳兰收了声,玄烨平了气,明珠夫妇安了心。

小房间就迎来了暂时的一阵子安宁。

*

揣测圣意不如问明圣意,纳兰直坦道:“那皇上,以后还要臣代为拟写‘岁末把笔’的一词一句吗?”

玄烨摇头,“不要了。”

下一瞬间,他想起了自己进明府后看见的“新鲜东西”。

“但是,朕要你给家里的藏书楼‘穴砚斋’题写的那副楹联。”

纳兰自然是不肯给,“皇上你要了那副楹联也没用,上书的内容又不适合宫里的藏书阁。”

又一次被拒,玄烨强硬道:“朕说要就是要,你要不给,就是对朕不敬。”

在明珠夫妇的拼命暗示下,纳兰不得不服从:“臣现在重新写给皇上。袖云,去拿笔墨。”

“不许!朕就要你写好的。”

“皇上,那副楹联对臣来说意义不一样,是臣和阿玛父子关系谐好的、带着浓郁亲情的见证之物【注1】。你怎么能说拿就拿?”

“朕就是要夺你所爱。”玄烨指向藏书楼方向,“顾总管,朕命令你现在就去把纳兰性德亲笔写的那副楹联,给朕取来。”

“奴才不敢。”

“你是要朕亲自出马是吧?朕叫你去你就去!”

顾问行前一脚刚走,后一脚——

容若未添衣物,就这么带着一副薄凉的身子骨走出了温暖的房间。

儿子如何冻得?明珠夫妇脸色都吓白了。

“你干什么?”

玄烨冲着纳兰的背影喊一声。

他很想制止纳兰,但是碍于自己作为皇帝的面子,始终没有那么做。

容若匆匆跑到“穴砚斋”的正门下,神色坚毅,不让顾总管动一下那副楹联。

“纳兰公子,你不懂咱们万岁爷的心思吗?”

“就是因为懂,才反而不想给。”

“纳兰公子你在顾虑什么?”

“皇上太小气了。赏赐给我的东西,是为了让我谢恩的;从我手中夺走的东西,是为了让我服从君命的。皇上他,只会自我满足。”

“这不就结了吗?公子你可是个明白人呀!”

“顾总管,你替我给皇上回句话,就说:纳兰盼着他——能把刚强和推恩用在执政上,把驯服臣子的野心用在改变大清江山的前景上。”

“奴才记下了,这就去一字不差地向万岁爷转达。”

半晌。

觉罗氏把冻得瑟瑟发抖、残花易凋似的儿子带回了房间。

她一边给儿子塞暖手小铜炉、一边用温热的毛巾给儿子轻拭脸颊。

明珠心里觉得愧疚,毕竟他是没有想到:

容若把父子情看的很重,重到违抗皇上的命令,把皇上气走的地步。甚至,连寒症的忌讳都可以不顾。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玄烨第一次跟纳兰惠儿擦肩而过。

他觉得这个女子美丽伶俐,住在明府是纳兰性德的福气,倒也不想跟纳兰性德生气了。

*

皇宫中。

慈宁宫外长廊。

“苏嬷嬷,皇阿奶叫朕过来,所为何事?”

“奴才也要说皇上一句,皇上这回确实是不像话:朝堂之上之上闹完还嫌不够,转头又到纳兰家去闹。”

“朕的本意是关心纳兰,他却总跟朕唱反调。”

“照奴才看,皇上就是想从纳兰公子身上寻找一种‘称心如意’的感觉,想让咱们大清第一才子完全听命于君。”

“还是苏嬷嬷理解朕。”

玄烨来到孝庄膝下,“孙儿给皇祖母请安。”

“皇上,你去看过赫舍里皇后了吗?”

玄烨答非所问道:“孙儿已经叫人去收拾和修缮养心殿了。”

孝庄明眼道:“皇祖母不管你跟明珠父子合计过什么,下次不准你再让纳兰以身涉险,记下了吗?”

玄烨老实道:“孙儿不照着明珠父子的计策做,就没法让索额图露出马脚。”

“那下一次呢?”孝庄一针见血地问,“皇上是不是也会面临:不按照索额图的计策做,就没法让明珠露出马脚的场景?”

“不是孙儿没主见,而是纳兰的主意确实可行。”

玄烨在心里盘点起来,纳兰是这么说的:

“阿尔吉善当朝弹劾明珠贪污,必定会出示《账本名册》,这有往来交易者姓名和赃款数额的《名册》是伪造的,目的是为了让阿尔吉善相信确有其事。等到顾公公从阿尔吉善手中拿到了名册,就让他在转身上呈皇上的瞬间,把有字的名册换成空白名册,以待后用。”

“养心殿起火以后,皇上不必顾着臣,继续在朝堂上跟明珠相互配合就好。阿尔吉善私藏的玉佩,臣已经叫明府的门客弄到手,到时候皇帝就可以拿玉佩来定阿尔吉善的罪,具体是:利用玉佩聚光引火烧殿、玉佩是贪赃枉法所得。”

“皇上你在朝堂上一步一步走,该怒的时候怒,该惩的时候惩,臣跟阿玛都心里有数。关键是让索额图父子没有反驳的余地,皇上你才好照着自己的意思来处置。”

“哦,对了,臣还要提醒皇上一句:处置索额图父子,不是立君威也不是为臣出气,而是正朝纲。朝中要少一些总爱‘在背后放冷箭’和‘使阴招’的重臣才好,不然朝臣们之间勾心斗角,影响时局、偏颇君辩,不利于大清江山安稳。”

“再怎么可行,皇祖母也不许纳兰的性命受到威胁。”孝庄带着心疼,“不错,皇祖母知道,这事要想演的逼真,大火逼殿之时,纳兰本人就必须在里面,并且还不能视情况而自己出逃。可是如果没人去救他呢——”

‘纳兰人品这么好,怎会没人去救他?”

“皇上你自己认了就好,纳兰的人品确实是比你好。”

“孙儿,知道了。”玄烨半低头,“原本孙儿在朝堂上就想下令,叫统卫不顾一切救出纳兰再说的,可是那些朝臣压根没把纳兰的死活当回事,而是拿了‘新年贺帖’的事情出来,大骂他:僭越身份,干涉君意,意图乱政。”

“好,既然皇上提了,那皇祖母就不得不当着皇上的面过问:‘岁末把笔’之事,到底是纳兰的错?还是皇上的错?”

“朕……朕跟纳兰都有错。”

“皇上,你这叫什么话?”

“分明是皇祖母原本以为是纳兰的错,想明白之后就知道该怪孙儿了。”

“那皇帝你去了明府一趟之后,就此事而言,纳兰说了什么?”

“纳兰说的,句句是对孙儿大不敬的话。”

“纳兰说的好,皇上你回坤宁宫去吧。”

“皇祖母叫孙儿去哪里?”

“我看你今晚也没心情跟赫舍里皇后说话,还不如躺在无声、懂事、不怨的嫡妻身边,好好反思纳兰对你说过的每一句话到天明。”

“唉!如此——”孝庄一叹,“玄烨你也算是尽了点夫责和君责。”

“孙儿听皇祖母的话。”

“顾总管。”孝庄向外叫了一句。

“皇上摆驾坤宁宫——”顾问行立刻开喊了一声。

【注1】

越是简单,越是难得。

纳兰容若珍惜的父子情:

(1)第11章,明珠带他去林子里踩雪。

(2)第16章,明珠带他外出散步。走出明府去晒太阳和透气。

(3)第16章,明珠告诉他“穴砚斋”三个字的意思,让他写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