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觉罗氏耳边小声问:“夫人给容若准备了什么?”
觉罗氏道:“两棵合欢树树苗,好事成双。”
“妾身从《神农百草》当中看得:合欢安五脏,合所愿,有令人欢乐无忧之效。所以,妾身盼着容若:无病息灾,相合心志、顺遂一生。”【注2】
明珠点头道:“夫人思虑周全,想必容若心里一定欢喜。”
容若将“一块玉佩”送给揆叙、“一颗珍珠”送给揆方。
——我希望,纳兰家的“珠玉”不仅仅是我纳兰性德一人。
——我希望,我的两个弟弟亦有“经世济民”之能和“名满天下”之誉。
“儿还未跟阿玛和额娘好好拜年。”
容若雅致又真诚地往明珠和觉罗氏面前跪下,道:“纳兰家长子成德,谨贺父明珠、母觉罗氏新春如意。”
他对父母深深一拜。
“儿啊,快起来。”
明珠夫妇一并把容若拉起。
揆叙和揆方一起跪在父母和容若面前,依照礼数道:
“纳兰家次子揆叙/三子揆方,恭贺阿玛、额娘、长兄新年新气象,万事乘东风。愿纳兰家天上人间,年年有今夜,喜乐安宁。”
“如愿,如愿。”
容若笑着说诸愿成真,笑着拉起两位弟弟。
纳兰一家人来到暖阁外的屋檐下赏雪。
明珠感慨道:“我们一家终于可以安静下来,放下一切杂念、一切扰事,好好地看雪景过年了。”
“是啊。”
容若融入了这一瞬、这一刻、这一景。
最好的莫过此一时、此一夜、此一家。
*
次日清晨。养心殿。
玄烨问顾问行:“那些给朕当武术陪练的精干八旗子弟的新年利是,都按照朕的意思发放下去没有?”
顾总管答道:“都遵照万岁爷的吩咐办妥了。”
玄烨拿起一个苹果往上一抛,又稳稳接住,“纳兰今早吃了什么?”
“奴才不知。”
玄烨皱眉,“你怎么能不知?”
“纳兰公子今日早膳是在暖阁跟家人一起吃,不是在养心殿的侧窗边吃,奴才哪能特意去打听公子吃了什么。”
“那你就过去跟他说,朕今日吃了苹果。”
“奴才思忖着,纳兰公子已经来了,能亲眼看见万岁爷您吃苹果。”
随着顾总管的目光,玄烨果然看见了走近殿内的纳兰。
“臣参见皇上。”
“免礼。”
玄烨一字未提鳌拜未参加朝贺之事,也一字未提那些精干的八旗子弟是否具备了战胜鳌拜的武力之事,只是叫了纳兰到身边,道:“拿下鳌拜以后,朕要将明珠改任刑部尚书。”
“臣知道。”【注3】
“你有什么要说的?”
“臣自然是会向阿玛转达皇上的用意。”
玄烨测试着问:“你对朕的决定,满意吗?”
纳兰似寻常,道:“有利于大清长治久安,能让大清少几桩冤假错案,沉冤之人可得平反昭雪,阿玛上任后政绩不负众望,那皇上的决定就是圣明。”
玄烨脸上掠过一瞬愠怒,逼迫道:“别跟朕说那些预见性,朕要的是一个真正有本事坐的住刑部尚书的位置的人!”
纳兰心中被玄烨忽转的态度的刺的一疼,早知道,直接应了“满意”二字不是最妥当?
任命倾向是皇上你下的,你要是对明珠没有潜在的满意,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吗?怎么臣就说不得自己对阿玛上任后的“三大愿景”的展望了?
玄烨拿顾问行出气道:“顾总管,朕惹纳兰了吗?”
顾问行一肚子觉得冤,这君臣之间的冷场与自己何干?
只得绞尽脑汁回话道:“奴才走神,不晓得万岁爷和纳兰公子之间说过什么话。”
“朕看你是不懂得怎么当差了!”玄烨指向大门,“去拿纳兰爱吃的苹果来。”
“万岁爷,您不是为纳兰公子设计了一道素食,叫‘香酥菩提果’吗?要不奴才……现在就照着您的设想去交待小厨房里厨子?”
“朕看你真是当差当腻了!”玄烨为纳兰花的小心思就这么被说了出来,气急败坏地冲顾总管一吼,“给朕站一边去!!”
“顾总管不走这一趟,臣吃不上:糖霜炸板栗,就没法谢皇恩了。”
“你再说一遍——”
“臣说完了,等着吃点心。”
“给朕换个好听点的菜名——”
“香酥炸板栗。”
“纳兰你——!!”
纯心跟朕作对是不是?
君臣二人对着一盘香气十足的炸板栗,氛围立刻缓解如常。
顾问行终于能给自己发泄一口气,他冲在侧站着的自己的徒弟道:“呆愣的东西,还不去拿万岁爷和纳兰公子一并爱喝的普洱茶来?”
“顾总管倒是不糊涂。”纳兰对玄烨道,“要是他说‘云南普洱茶’五个字,皇上怕是要三藩之事大发泄一通了吧?臣也不好劝,只能支持皇上。”
玄烨大喜:“你的意思是,你支持朕平三藩?”
“是。”纳兰坚定地向玄烨点头,“等拿下鳌拜,皇上就理应平了三藩。”
“知朕者,还得是纳兰。”
“接下来,你准备干什么?”
“去帮皇上查案子。”
“避嫌。”
“臣避或者不避,阿玛明珠都有嫌。”
“你还敢在朕面前说这句替父喊冤的话?你以为朕只是口头上相信明珠跟理藩院无关吗?朕真恨不得把心挖给你看。”
即便朕吼你伤你、朕也只相信你一人。玄烨看着纳兰。
“鳌拜是否勾结蒙古兵马,理藩院是否依附明索两党架空皇权,皇上需要给相关之人和满朝文武一个——有凭有据的交待。”
而不是对臣一个人。纳兰看着玄烨。
玄烨制止道:“你是明珠的儿子,你亲自去查,是想让朕背负个‘徇私’的骂名吗?”
纳兰淡然:“他们即便要骂,骂的也不是皇上,而是纳兰性德。”
玄烨疑道:“你这副习惯了‘自己会在风浪中沉浮’的样子……该不会是觉得朕无能吧?”
纳兰正色道:“臣没有。”
【注1】
重华宫:康熙朝有“重华宫风雅宴”,乾隆朝发扬光大,“重华宫诗茶宴”成为年例行事。
参宴者为:皇帝钦点之人、才华出众的亲王、大学士、翰林。
史实:康熙皇帝一辈子未让纳兰性德入翰林,但是顾及纳兰在饮食上为半素主义者,重华宫文宴——永不设酒肉,只设素果茶饮;辅以(公子所爱的)素梅和玉兰为赏。算是对纳兰的愧疚和补偿。
【注2】
纳兰性德的两棵夜合树(合欢树)
史实:
错误:纳兰为卢氏夫人所栽。
正确:纳兰与母亲觉罗氏同栽。
两棵夜合树在卢氏进家门之前就种下去了,诚然纳兰在夜合树下有许多跟卢氏夫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但是在纳兰心中,两棵夜合树还是属于自己跟额娘的。
纳兰这一生,最后一首词写的正是夜合树。
其中一句“对此能消忿,旋移近小楹”,
(1)“消忿”是指:自身对阿玛明珠的官场行径无能为力、不得不对着夜合树来安慰自己放下。
(2)“小楹”是指(父母一起吃饭)的厅堂(的梁柱),不是(夫妻)房间,纳兰倒下前是想去厅堂向额娘做最后尽孝和感恩的,可惜事与愿违,含恨而逝。
【注3】
公子早推断出明珠会任刑部尚书之事,见第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