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人生归途,不过是如此下场而已。曾经的人前呼风唤雨与如今的沦为阶下囚,只是一树的枯荣罢了。明明灭灭自有时,祸福相倚天注定,人这一辈子,不正是这两句话吗?
虽然鳌拜被带走了,但是明珠心里还是被气的不轻,只怕鳌拜一语成真,容若三十而亡。
索额图在明珠耳边冷道:“唐有大才子王勃遭天妒而早死,明珠大人你可要给自己积点德,别让大公子这一程人生……走的太短!”
明珠切齿不语。
*
“顾总管,给朕开路。”玄烨一正朝冠,指向前方,“朕现在上朝!”
顾问行对着青天三甩九威拂尘,正了天子天威之后,高喊:“皇上摆驾朝堂——”
此话一落音,统卫们纷纷列驾于武英殿的三重大门两侧,恭请少年天子而出。
玄烨昂首挺胸,阔步向前而走。
明珠、索额图两位权臣紧跟在后,拥护天子而行。
不知何时,皇宫之中响起了节奏明快的朝歌之声。
随着那胜利之音而来的,是破云而出的崭新红日,万丈光芒,照射大地。
“康熙皇帝上朝——”
嘹亮的捷报沿途凯奏。
*
朗朗乾空之下,纳兰容若站在远处的雕栏玉砌后面,眺望玄烨走向大殿上朝的身影。
他在心中道:
皇上破难定局,除掉一石,归权亲政,是臣之所盼、太皇太后之所盼、满朝文武之盼,可喜可贺。
悬首翘望,大清盛世不衰,洪福齐歌,在一代明君的统治下,国力日强,经济日荣,农事日益。
诚挚盼切,皇上在位期间,四海归心,天下苍生丰衣足食、泱泱疆域无战事,继往开来,开创万众盛赞之世。
空中有一对祥瑞的九天玄鸟飞过,掉落一片七彩羽毛。
纳兰接那片羽毛在手中,微笑着看已经像个大人一般、担当满怀、豪情壮志地迈向朝堂的康熙皇帝。
羽落掌心,是吉兆。
荣耀之翼,华美而庄重。
这是象征着:纳兰容若身为侧臣,要守护皇上、守护皇权、守护大清的意思吧?
*
康熙皇帝步入太和殿。
群臣俯首跪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康熙皇帝威严道:“众卿平身——”
“朕,此次下定决心剿灭乱臣贼子鳌拜,已经事成。其中,明珠和索额图功不可没,前者调任刑部尚书,后者升任国史院大学士。”
明珠和索额图同时叩谢皇恩道:“臣等恭喜皇上大愿得证,收拾鳌拜,从此独当一面治国安邦,乃是我大清之幸!”
康熙皇帝从龙椅上站起,气势恢宏道:
“朕的亲政之路,从今日开始,无需再被任何一个辅政大臣左右,不会再被任何一个佞臣掣肘,大清的盛世画卷,现今才刚刚展开。”
“除去鳌拜,非除朕心头之恨,唯有将大清从上而下地拨乱反正,在新年之中开个好头,吏治才能不腐败、臣心才能不动摇、百姓才能不造反。朕向这个天下承诺:康熙朝的天下,一定不会输给太祖皇帝、太宗皇帝、顺治皇帝,朕只会比列祖列宗都强!”
群臣齐声道:“臣等与皇上一同,共创大清盛世。”
太和殿内外,一派君明臣贤、君臣协力的大好气象。
康熙皇帝的铿锵之音,文武百官们的信誓保证,似乎承载着这个王朝气贯长虹的大梦,响彻云霄。
*
退朝后。
明珠在往回走的半途的雕栏边碰见了儿子。
“儿给阿玛请安。”
还是个温润有礼的公子。
“容若,你怎么没在家里呆着?”
明珠微讶,不知道儿子在外头站了多久。
“儿,放心不下皇上和大清,也放心不下阿玛,所以进皇宫来了。不能去武英殿,就一直在皇上上朝和下朝的远侧路旁候着。”
“难得你一片忠心和一片孝心。”
“阿玛顺遂就好。”容若拉着明珠的手往宫门走,“额娘一直在佛堂祈福,祈祷阿玛武运昌盛,助力擒贼有功。阿玛应快回去向额娘报个平安。”
“你呢?回家还是去见皇上?”
“儿在阿玛身侧、伴阿玛走着,当然是回家。”
“阿玛这么问,真是糊涂了。”明珠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儿啊……”
明珠忽然把容若拥在怀中,几乎要流出眼泪来。
——我的儿子,大清的至宝,皇帝的陪臣,独一无二的纳兰容若。
——谁敢碰他、害他、咒他,我就让谁死无葬身之地。
“阿玛……怎么了?”
明珠恨恨地看向天牢方向,几乎忍不住就要把暗藏在长筒靴中的短刀拔出来,冲向天牢去一刺结果了鳌拜!
“你我父子为什么要留鳌拜的命?”
“这无关鳌拜的功过,是天子的意思。顺天子之意而为,儿与阿玛没有左右时局。”
“鳌拜今年六十岁,你说他该不该死?”
“儿只能说,要是天子能够体会你我父子的心情,定会改变主意:对鳌拜从‘留命’改为‘赐死’。”
“君心多变归君心多变!”明珠恨意难平,“可鳌拜他对你——”
对你毫不留情地咒骂。
容若单手挡住明珠的嘴,“阿玛别说,新的一年开端,生辰将至,儿想为自己求个吉祥如意。”
明珠做了罢。
“你的生日,阿玛和额娘陪你一起好好过。”明珠跟儿子一并坐进了马车中,“有没有特别想要的生日贺礼?”
“可否考阿玛一个难题?”容若从身上拿出那根九天玄鸟的羽毛,“儿想要经阿玛之手的此物作为生日贺礼,可好?”
“好。”明珠看着容若,应了下来。
——容若你呢,就是不肯给我明珠一个做普通的父亲的机会。
——寻常人家的父亲,给儿子送生日贺礼何须前瞻后想?寻常人家的儿子过生日,哪会小心翼翼地盼着一份带着父亲的态度的答卷?
但是阿玛还是疼惜这样的你。
疼惜。一个无论是想到或是说出,都让人带着难过的词汇。
公子。一个怎么都挑不出错的,天生才貌文武兼得的完人。
*
养心殿。
玄烨打开了桌面上的一个精雅的木盒子。
“顾总管你说,纳兰雕刻的蜡烛只有拇指大小,能燃烧多久?”
“万岁爷,您说这又不是拜堂之时用的一对红烛,显高显大做什么?”
“朕怎么觉得:自己腰间的玉佩,都没有这只蜡烛的图样雕刻的精美?”
“纳兰公子情怀雅致、心思细腻,这巧手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是值得夸。但是内务府造办处的工匠们,可经不起万岁爷您的问罪。”
玄烨问:“朕在太和殿主持朝政期间,这个装雕烛的盒子,是哪个太监在养心殿接下的?”
一个年轻太监从侧面出来,跪地道:
“回皇上,奴才梁九功【注2】,师从顾问行顾总管,一并跟着干爹伺候万岁爷。跨年之夜,领纳兰公子去弘德殿吃夜宵、去重华宫写文章的人,是奴才;大年初一,给纳兰公子准备苹果、给万岁爷泡普洱茶的人,也是奴才!”
“朕知道了,跟着顾总管好好当差,以后有你出头的一天。”
“奴才谢万岁爷!”
梁九功给康熙皇帝磕了个头。
吃点心的时候。
玄烨的眼中忽然闪过一道寒光。
——鳌拜,你敢咒纳兰,你该死!
【注1】恩荫制度:清代制度规定,凡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现任官,都可以荫一子入仕,或进入国子监学习。
【注2】梁九功梁公公初次登场(被提及),见第3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