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2 / 2)

“陈廷敬,你说索额图该当何罪?”康熙问向自己的老师,“给朕说!”

“这个……”陈廷敬一咬牙,大声道,“索大人该当‘党同伐异‘和’欺君误国‘这两大罪。”

康熙再问:“按律该如何罚?”

陈廷敬应道:“党争之罪,一旦祸国,就该押入天牢囚禁至死,不得翻身;错策错行之罪,上升到国家大事层面,应该杖责二十。”

“好。”康熙看向明珠,“明珠你说,索额图是现在就按律处置,还是饶恕他?”

“皇上,索额图还不能倒啊!”明珠清醒道,“他要是倒了,朝中没有可以替代他的存在感之人。”

“那朕就先饶索额图一次。”

康熙说罢,回到了宝座上。

康熙道:“回归正题,禁书之事,接着再议——”

汉臣张英【注1】站出来道:

“臣以为,皇上的禁书之举,虽有得罪前明士人之嫌,但无可厚非。臣斗胆说一句,《夜航船》虽为谈资之书,但也不是人人都能看懂。包括皇上您在内,也是经由纳兰公子的讲述,才所得一二。因此此书禁之也罢,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只是会在前明士人的圈子里一石激起千层浪罢了。面对如此局面,当剿则剿、当抚则抚,如此二选,处理起来也不困难。”

汉臣施琅道:

“臣虽然只是一介武将,只懂得水上作战的功夫,但是也为纳兰公子的人品所深深折服——所谓‘纳兰公子一套私服消耗五万金’之说,完全是臣酒后的玩笑之言,只想着拿来与需开销十五万金的福建水师战舰做比较,却不想这无心之说越传越广,的确是臣之过。”

“所幸是纳兰公子不怪,反倒是时常与我有书信来往,劝我利用天气、潮汐、航局来反思统驭水军之策,好在将来派上大用。”

“所以臣以为,纳兰公子牵涉入皇上的禁书之事,实在是‘好心’换来了‘横祸’,应当受到保护才是。不知皇上以为如何?”

康熙道:“明珠府邸戒备森严,要是连纳兰性德的周全都保护不了,那就是天意。朕自知禁书之事,因果皆是在己,之所以把‘禁’的理由栽在了纳兰性德头上,只是因为自己信任侧臣、想要磨砺侧臣。众臣工不必妄加揣测。”

满朝文武齐声道:“臣等遵命。”

退朝之前,康熙说了这么一番话:

“先帝为求满汉一统,有许多操之过急之策。如今朕君临天下,将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一难局。禁书,只是一个开端……”

“日后朕要是再听见如下言论:满人骁勇无学不懂孔孟之道;黑山白水比不上泰山黄河;弩刀弓箭有耻于尖枪利炮;女真问鼎中原格格不入于汉人的五千年文明……无论发声者是谁,绝不轻饶!”

少年天子的气宇轩昂,他要打开的不是一扇窗,而是一道通往不尽景致的大门。

凡是都需要一个切入点,哪怕是以“引爆点”的方式出现的“切入点”,只要玄烨和纳兰之间君臣心有灵犀,必将可懂“凡帝王者,文治武功,以谋江山”之意:

——文,以汉人治汉人,相杀或相投,黑黑白白,挤兑人性。

——武,以前明士人的“热血傲骨”去碰“冰冷冰清”的珠玉公子,烈日秋霜,以众敌少。

玄烨背着手离开皇帝宝座,心中语:

“纳兰,为何那道天文算术题偏偏是对朕无解?朕应当信明珠的话,还是应当揣摩你的心事?”

*

明府。

容若站在书桌前画画,忽然,一个疑似飞镖的暗器穿窗而入,“嗖——”地一声从他的脖子边飞过,“砰——”地一下击倒了对面的花瓶。

“袖云。”容若下意识地叫了一声。

“是,公子。”袖云处事,向来不会惊慌。

袖云用丝帕包住那个暗器,放在了容若的画桌上。

容若的心态倒是好。

“所以我才跟额娘说,一切防不胜防,要为张岱鸣不平的人想要暗害了我,哪是明府四周多设几个守卫能解决的?即便是把我的房间包围起来,有心人一样有机可乘。”

“公子仔细着些总是好的。”袖云看了眼跟平日里无别的窗外景,“最起码要把刚刚这事去跟夫人说了。”

“知道了,我会去告知额娘。”

容若隔着丝帕,拿起了暗器来看:

这是个带着四个刀叶的、杀伤力极大的旋转式飞镖。所走的轨迹多为弧轨而非直轨,看来犯人是在房间外面的斜侧来下的手。拿银针辨别,此物推断为无毒。

“公子事后再想,那暗器就跟脖颈挨擦而过,可是后怕?”

“嗯,怕自己运气太差中招,也怕袖云你被误伤。”

“多谢公子关心,只要是为公子好,袖云宁愿伤的是自己。”

“袖云,多顾着自己。”

“是。袖云与公子一共,留心各处、斥灾厄。”

“许久没有舞剑,不如到房间外头去尽尽兴。”

容若忽然来了兴致。

窗外玉兰花落了一瓣,是少了谁寒暄吗?

花园里的草木少了人,也是寂寞吗?

那我就去……

*

花园中。

容若对剑术未曾生疏,一招一式,尽展“能武”的公子风范。

俗话说,短刀长剑。

若是玄烨“亮刀”以气场和眼神取胜,那么容若“试剑”则是以招数和气度称赢。玄烨不知此场景,否则应有话说;玄烨未见此场景,否则应想较高低。

士人多擅剑,满人多擅弓。

这么想来,有剑哪里少得了酒?像是阿玛和额娘不让提不让看的“李白”,不就是个潇洒豁达、能剑又能酒的英才吗?弯弓应向悲笳处,不负此生矫健驱。

满人从马背上而来的江山,如今到了康熙皇帝手中,自己竟然徒然生出“春樱之悲”来,绚烂为一瞬,零落亦是一瞬,不知康熙皇帝能否体会?

一阵舞剑下来,身体不汗,容若坐在石桌旁小讶。

袖云亦是担心,询问公子,是否有所不适或欠恙?

容若摇头,心中莫名咯噔一下。

觉罗氏带着揆叙和揆方过来,一并围桌坐下。

“额娘见你舞剑,就叫了你的两个弟弟来看,你专注于此,并未留意到我们、也未听见两个弟弟的掌声和叫好声。这就极好,一心一意。”

容若道:“额娘了解儿子。”

揆叙道:“容若哥哥要为今日舞剑之感写一首词吗?”

“完整词歌待成。”容若思忖,“其中一句却是上了心头:书剑志、莫负鸿鹄,长驱的卢。”

揆方问:“长兄觉得古往今来,那首写剑的诗最好?”

“我一向不爱读杜甫的诗,因为他那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天宫有十二神君,各司其职,其中掌管三千世界工事的‘居乐神君’名唤:广厦。我认为杜甫的诗句是对广厦神君的极大不敬,才会最终落得一个被掌管众生宿命的‘司宿神君’安排的‘撑食酒肉而死’的下场。”

“长兄信‘十二神君’之说吗?”

“信。我与额娘一同去济国寺祈福,礼‘居乐神君’位,祈求:天下苍生安居乐业、阿玛明珠举荐的治水人才靳辅所承之工事顺顺利利;礼‘司宿神君’位,祈求:宿命因果,来去自如,纳兰家长岁安宁。”

“长兄所指的、杜甫的‘写剑’写的最好的诗句,是哪一句?”

“这句——”

拔剑击大荒,日收胡马群。

誓开玄冥北,持以奉吾君。【注2】

就在此时,

明珠从朝堂回到家里。

明珠走向家人们,相互之间问候了一番之后,道:

“容若,到阿玛房间来,阿玛有事跟你商议。”

【注1】张英:1、张廷玉之父。2、“三尺巷”故事的主角,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3、大清“三强父子”亚军:另外两对父子是明珠容若、和珅丰绅殷德。

【注2】出自杜甫诗作《后出塞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