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拜徐达为师(1 / 1)

褚寿六这件案子,最终牵扯出来被杀的官员,达一百二十五人之多。

从北平布政司一直到保定府、高阳县,凡于此案沾边的,无一幸免。

这一日寒风刮得呜呜作响。

阴沉的天空中,淅淅沥沥的小雨,笼罩了整座应天城。

冰冷的雨水若打在人身,简直能冷到了骨头渣子里。

紫禁城内,红墙绿瓦的文华殿。

半天的课程刚结束,朱雄英便在朴无得和两名侍卫的护卫下直奔坤宁宫。

自打入了十一月,他每日里都要叫奶奶去御花园看看。

算算日子,离着土豆成熟的日期也差不多了。

“皇,保定府的事,臣也有失察之罪,还请皇治罪。”

“治罪?治什么罪?”

“保定府那事是北平布政司几个杂种搞出来的,怪不得你。”

“就是,你这做大将军的不能一出了事,就啥事都往自己身揽。”

“...来来来,不说这些糟心事了。”

“对对对,不说了。”

“来徐达,吃,这可是我专门让你嫂子给你做的鹅肉,尝尝。”

刚刚走到马皇后平日起居的坤宁宫寝殿冬暖阁外,朱雄英就听到里头传来一阵愉快的谈话声。

听那说话声,除了自己的爷爷和奶奶,似乎魏国公徐达也在。

徐达是月底还的京师。

一回来就得到朱元璋的隆重召见,还在坤宁宫备了家宴。

那一次朱雄英也有出席。

只是他没想到,今日徐达又被邀来坤宁宫,就是不知是为何了?

“爷爷,奶奶,二大爷!”

朱雄英抬脚走进了东暖阁,一进去就恭敬乖巧的向着桌的朱元璋、马皇后、还有徐达行礼。

之所以管徐达叫二大爷,是因为老爷子让他那么叫的。

至于另外一位大爷,如今正在四川治墉濠,饬士马,名字叫汤和。

“哎呀,可使不得!”

徐达一见朱雄英进来,还向他行礼,赶紧从凳子站了起来,向朱雄英很郑重的躬身还礼。

“徐达,你这是作甚?”

朱元璋见此,站起身走到徐达身边,一把拖住徐达的双臂道:“雄英是你的晚辈,你这做二大爷的怎能向晚辈行礼。”

“陛下!”

徐达听了反而很是认真的说道:“雄英如今可是咱大明的皇太孙,作为大明的臣子,臣当然要向皇太孙行礼。”

“行了,行了!”

朱元璋瞪了眼徐达,把他按到凳子坐下,没好气的说道:“这又不是在外头。”

“咱老哥俩还有你嫂嫂一起吃个饭,哪有外边那种规矩。”

“在这里你就是雄英的二大爷,雄英就是你的孙子。”

“来,乖孙!”

说着,朱元璋向朱雄英招了招手,示意朱雄英走到自己跟前,然后疼爱的摸了摸了朱雄英的头发,笑道:“去,给你二大爷磕个头。”

朱雄英听了二话没说,当即前一步,恭敬的跪倒在徐达跟前,向着徐达重重的磕了个头。

乖乖地喊了声:“二大爷。”

徐达可是如今大明朝的定海神针,向他磕个头应该的。

“唉...这...”

徐达有些无奈的把朱雄英扶起,看向朱元璋道:“哥哥,你这是作甚?”

“还能作甚?”

朱元璋笑道:“让这小子认你做二大爷,同时拜你为师。”

“反正你是他二大爷再多个先生的头衔也不多。”

“啊?”

徐达有些不情愿的看了眼朱元璋,连连摆手道:“我这大老粗一个,哪里教得了皇太孙。”

“哪里教不了?”

徐达如此,朱元璋不仅不生气,脸的笑容还越来越盛,说道:“咱大明朝论打仗谁比得了你。”

“反正你这段时间在京师,没事的时候带这小子去军营里头逛逛,让他多长长见识。”

“不过你放心哈...”

朱元璋伸手把朱雄英拉到自己怀里,笑着道:“咱这大孙,你这孙子聪明着了,当他老师不累。”

“我...”

徐达听了本想着再推辞一下。

毕竟如今的他在大明朝已经是位极人臣了,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

这要是再做了皇太孙的老师,怕不得更加遭人眼红啊。

一边的朱雄英眼见徐达犹豫,很会来事的走到徐达跟前,又是一个叩拜大礼。

嘴里还恭敬的喊道:“孙儿拜见二大爷。”

“学生拜见先生。”

“呃...”

徐达看着聪明伶俐,乖巧懂事,连着给自己磕了三个头的朱雄英,这会儿他还哪里拒绝得了。

再次将朱雄英扶起,疼爱的说道:“那我以后就教你武备之事吧。”

“学生多谢二大爷!”

朱元璋和马皇后见此会心一笑,朱元璋更是乐得连牙花子都露了出来。

朝自己的爱孙笑道:“好大孙,咱以后准你午在文华殿明经修行,下午去五军都督府跟着你二大爷学习武备之事。”

“诺!”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